个性化班级文化的意蕴与实践探索

作者: 夏玲玲

摘 要: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有个性的班主任,需要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专业发展,善于分析自身的个性资源并进行资源整合,为个性发展定位,走适合自己的个性发展之路,建立个性化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 班风; 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53-001

时光飞逝,眨眼间我陪伴我的孩子已经度过了两个学年。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相符合的苦涩,也品尝过任课教师对班级孩子向心力肯定的甘甜。

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学生在此生活学习,健康成长,乐在其中;教师上课兴趣盎然,乐在其中;班主任管理得心应手,乐在其中。因此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营造良好的班风,是行之有效的。如何营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将这个班当作自己的家,人人都爱她,时时都想着她;与她共荣辱,同忧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有个性的班级形象,增强班级凝聚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是一个整体、团队,无论是实现班级整体环境的优化,还是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必须把团队精神的培育放在突出位置。而从班名、班歌、班规等入手,最为直观,效果也最为明显。

传统的班级名字由数字组成的序号,个性化班名体现的是班级成员共同的价值取向及追求。让班训写在纸上、班歌唱在嘴上、班徽活在图案上、班名走进学生们的心里,化为班级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动力。如五六班的孩子活泼好动爱动脑筋,经过几番讨论,班名最终定为“喜羊羊中队”。因为“喜羊羊”是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形象。班级里的班歌也采用当下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曲调,改编了朗朗上口的歌词,非常的优美动听。同时班会课上设计了班徽。从设计、讨论、评选,投票到成品,这一过程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营造有班级特色的教室,催化班级凝聚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在学生第一次进入教室前,教师就在墙上贴上标语,前面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后面是“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当学生第一天走进教室可以感受到一种学习氛围。“诗风画韵”这是展示学生才华的园地,设计为两个版面:学生成果展、美文欣赏,充分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如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文展示,诗词书法等。“头脑充电站”,这就是班上的图书角。

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个性班级的基础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班有一些同学,如:陈慧瑶、王睿萌、尹文菁等会经常主动整齐路队,帮老师整理好讲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上都是规规距距,爽心悦目的。特别是有些同学犯了错误,会主动跑来向我认错,如:程明豪、许嘉凡等。我会表扬他们,因为他们已知道并勇于承认,自然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四、制定人性化的班规,构建个性化的管理

主张班主任个性发展,会不会淡化甚至忽视班主任专业发展?笔者认为这两者不冲突,班主任挖掘个性资源,以个性化发展为方向,不断去学习班主任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艺术修养等发面存在的东西,让班级管理向个性化发展。

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有相应的班规对班级成员进行规范、约束和指引。班主任在执行班规基本上都是严格遵从,滴水不漏,有时也差强人意,使班主任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比如班规的制定,大家出谋划策,你一言,我一语,然后举手表决,一旦形成制度就严格执行。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干部或班主任是执行者。这样一来,谁也不愿去违反自己作出的规定,即使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慢慢地,同学们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会在无形中形成。

班级民主化管理是教育在民主社会发展下的必然趋势,它既锻炼和培养了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教师要始终以平等亲和与认真务实的态度去对待正在成长的孩子,尊重他们的情感和意志、各不重复的个性,尊重他们灿烂的独立能力,更尊重他们勇于实践和探究的能力。

五、组织开展有个性班级特色的班级活动,促进班风建设

班级的班风建设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以及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班级班风建设中尤其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孩子如何做人,以及班级责任感的大局意识。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一个人的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个性班主任”是一个褒义词,是指教育中保持了“教育真性情”,以自己的个性坚持教育信念的优秀班主任。在班主任个性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自己的个性资源,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而且还要考虑自己的教育风格和自己所带的班级和学生的特点是否匹配,如果个人的教育风格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那再好的教育风格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个性的班级文化是创造人才生长的土壤,是学生创新生活的最初实践。

参考文献:

[1]汪绍伦.教与学的心理学[G]江西教育出版社

[2]徐学俊著.青少年心理辅导[G]湖北人民出版社

[3]《<思想道德修养>》学习指导[G]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