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也需“速度与激情”
作者: 杨锦东摘 要:本文就提高英语课堂效率需要“速度”和“激情”两方面入手,分析了速度的来源为充分地备课、恰当地导入、适当地提问和简洁地概括;接着分析要想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仅仅有速度还不够,还要有激情,激情来自于对教育的热爱、自身广泛的知识和对学生无私的爱。这两方面辅助教学会让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好英语,课堂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关键词:提高; 英语课堂; 效率; 速度; 激情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04-002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能将知识最大程度地传递给学生呢?身为高中英语教师,面对高考的压力,总希望英语课能再多一些,学生在英语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能再多一些。但很多人发现课越多,作业越多,学生的反应却越差,教师成了:“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对白总是自言自语,对手总是回忆”中“独角戏”的主角,针对这种状况,很多教师深感无奈。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但学生却并不领情。究其原因是由于结果不与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并非在英语上投入的时间越多,其效果就越好,那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呢?还得从“速度”和“激情”两方面着手。
一、英语课堂需要“速度”
英语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不只是表面上的一堂课讲了多少内容,而是一堂课能够让学生消化理解多少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能够多讲一些,还要提前上课几分钟或拖堂几分钟,其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学生并不领情,反而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英语课堂拖沓繁琐,讲课效果大打折扣。当然,我这里的“速度”并不是指简单的语速快,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收到最大的效益,那么如何能提高课堂“速度”呢?
1.速度来自于充分地备课
备课是每个老师每天的必修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每一堂课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联系的,因此备课之前要对整个教材的篇章结构掌握于心,了解编排体系,制定好整个的教学计划。但备课不仅仅指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方法,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他们学习的难点,上课之前收集学生某些长期困扰又不好意思问的“简单”问题,并在每堂课有意识地解决某个学生一两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要备方法,对所有的学生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应该“因材施教”,对某些心理脆弱自尊心极强的学生来说采用委婉的方式,即使犯错可以采用先指出优点再提及不足的方法;而对于心理素质良好但总是马虎犯错的学生应采取直截了当指出不足的方法。只有课前有了充分地备课,上课时才能如庖丁解牛,一气呵成,从而加快上课速度。
2.速度来自于恰当地导入
别小看了短短几分钟的导入,它的作用可不容小视。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求职欲望,让学生迅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快速进入教学情境;而导入不当则让学生陷入困惑的境地,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还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好,课堂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图片导入、音频导入、视频导入、背景知识导入、故事导入等等,无论用何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导入应贴近生活,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有形化,并能真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导入,只能是种程式化的导入,是为导入而导入,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英语是边缘学科,在导入时适当引用其它领域的相关知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们对其他领域给予关注,以达到一堂课知识与情感统一,加快课堂速度。
3.速度来自于适当地提问
提问的内容及方式有很多学问,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们会不屑于回答,不容易唤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问题过于困难,学生们不知从何下手,会造成课堂的冷场。因此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这样才能让一堂课顺利进行下去。并且提问要有一定针对性,问题不能太大。如讲到“travel”这一话题时,老师如提出“Do you like travelling?”这一问题时,期待学生给出的答案是“Yes”,这样才能继续进行有关“travel”的话题,但如果学生给出的回答“No!”那么下面的问题就很难进行下去了,那是由于问题针对性不强,不容易唤起学生们的兴趣的原因导致的。那么我们不妨把问题改为“Where would you like to travel?”和“How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place, by boat, by train, by air or by bus.”因为问题有一定的范围和选择性,并且学生们也一定会有喜欢去的地方,所以提出的问题会得到更多学生们的回应,有利于本堂课的顺利进行。再如:如果讲到“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这一话题时,如果提出的问题是“Do you like English?”时,同等如果学生的回答是“No!”下面的内容也很难再开展下去,所以我们可把问题改为“Do you think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twice as hard as learning our mother tongue?”学生们就会根据日常学习的实际情况而有话可说。可见适当提问有助于课堂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加快课堂速度。
4.速度来自于简洁地概括
在讲解知识点时,要注意自己的表达能一语中的,一句话能说到点子上的就绝不说两句话。有的知识点比较复杂,要说好多话才能讲完,老师很辛苦但学生却记不住。在讲解复杂语言点的时候一定要有概括总结,有口诀的给学生口诀,如在讲形容词修饰名词的顺序时也是比较复杂的,那我们也可以告诉学生“限冠形大龄色国材用”这样一句话,那么学生的记忆会比较深刻,无论考到什么样的形容词修饰名词顺序的题目,学生都能触类旁通,基本上不会出错。并且,我们还应用简洁的例句说清楚复杂的语法。比如:return 这个单词当解释为“归还”时是及物动词,而译成“返回”时是不及物动词,那么我们可以给学生举个例句“I returned to school to return books.”Return的用法便一目了然。再如:现在分词表主动、进行;过去分词表被动、完成。那么不如记住这样的例句:“Boiling water means the water which is boiling, while boiled water means the water which has been boiled. ”和“ I am satisfied with the satisfying result. ”分词的用法便可清晰明了。简洁地概括不仅让学生记忆清晰,不容易忘记,而且也能有效地提高速度,提高课堂效率。
二、英语课堂需要“激情”
英语课堂仅仅有速度还不够,还需有激情。黑格尔曾经说过:“假如世界上没有激情,一切伟大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几轮高中教学过后,教学生活趋于平淡,面对每天平凡而又琐碎的教学工作,今天重复昨天,明天又重复今天,那教学生命将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所以无论是刚刚毕业、初入教坛的新老师,还是已经有过几轮教学经验,对高中教学已经颇有经验的老教师,上课时都应怀有激情。只有对自己的教育事业拥有充满生命激情的教师,才能营造出富有创造力和生命感染力的课堂,才能一如既往地爱着教学,爱着学生。那么要上好每一节课,激情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只要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激情来自于对教育的热爱
“选择我所爱的,爱我所选择的”,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应该热爱她,把自己的精力奉献给她。南宋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于这件事上,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便是热爱。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心理学上说对人的劳动属于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能够调动劳动者的内在潜质,提升个体的综合能力,从整体上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职业是一个能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职业。事实上,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这件事情还成为了自己的职业。因此,只有热爱这份职业,才能将职业化为事业,并对她永葆激情。
2.激情来自于自身广泛的知识
设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语言乏味,那学生必定会觉得课堂学习枯燥至极;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妙语连珠,旁征博引,那学生自然也会兴趣高涨。那么如何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出口成章,收放自如呢?这就需要教师有博学的知识,进行广泛地阅读。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对于英语这样的边缘学科知识涉及面之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匹敌的,因此英语教师要广泛阅读书籍,并且在阅读本专业的书籍之外,还要阅读其他专业的书籍。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读书不仅是一种职业的需要,更是一种人生的需要,因为“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会被唤醒。”犹太人平均每两个月读一本书,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的犹太人非常多,我们教师也要想法设法地找时间读书,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只有博学,教师才能自信;只有博学,教师才能将课堂变成舞台;只有博学,教师才能激情万丈并感染着学生也激情万丈。
3.激情来自于对学生无私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其实学生是敏感而脆弱的,因为他们会从教师的言语、动作、表情中看出教师到底爱不爱他。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学生心灵的完善,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成长,而且越是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对他们教育工作的意义就越大。所以面对学生,无论是处处讨人喜欢的“优等生”,还是一时顽劣的“后进生”,我们教师都要做到“有教无类”,因为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们不能用别样的眼光看待后进生,我们应对所有的学生给予无私的爱。只有对教育和学生有爱心,课堂上才会有爱心带来的激情,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方法其实有很多,但无论何种方法都要有“速度”和“激情”作伴,这两点是提高英语课堂的根本,有“速度”与“激情”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奔放的、有吸引力的;而没有“速度”与“激情”的英语课堂则是畏缩不前的、枯燥乏味的,任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也无法打动学生的心灵。几年教学实践表明,以上两种方法在英语课上都很有效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它们,并触类旁通加以发挥,相信定能让学生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好英语,我们课堂效率也会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顾素芳.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四个环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2)
[2]林光彩.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探索[J]中学生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5)
[3]尹刚,陈静波.给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周成平.给教师一生的建议[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