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无涯 教研有味

作者: 刘忠

摘 要:语文教研活动长期涛声依旧,鲜有心意,难以适应新课改需要。本文试图从勤学充电,苦练内功,创先争优,开展多样活动,转变观念,提高质量等四个方面,探索出一条具有语文特色的教研之路。

关键词:语文教研; 多样活动; 有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28-002

任教语文二十多年,参加过很多教研活动。然而大多涛声依旧,鲜有新意。笔者承担了校教研组长三年来,试图通过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坚持改革,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语文教研之路。

一、勤于学习,引来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研组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只有勤学充电,广泛涉猎,优化教法和学法,才能让语文教学活水不断,浇灌出语文这棵长青大树。

1.推荐篇目,资源共享

根据学校要求和个人成长计划,我们列出书目,要求本组同志每学期必须阅读两本以上的专业书刊,并能引领学生一起制订读书计划,师生同读经典,打好精神文化的底子。

2.勤做笔记,善于积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名家名篇的过程中,老师们大都养成勤做笔记和知识卡片的习惯,并分门别类建立电子档案。读书笔记定期检查评比,交流展示。这些又成为教师二次备课迁移的有力补充,拓宽了视野,丰富了课堂。

3.订阅报刊,各取所需

除了集体订阅的报刊,我根据学校的精神,要求教研组成员每人至少订阅一种以上优秀期刊,作为案头必备。学习的同时,写下随感和启示,活动时交流推荐,实现资源共享。

二.苦练内功,激发创优意识

1.培训研修,开阔视野

我们抓住课内外各种课程活动或专题会议等机会,争取更多同志走出去参加培训研修,让教师们了解国内外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育模式,结合本地现状,探讨当前语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以利于确定科学的教育目标,有效地设计各类教育活动。

2.素养考试,以考促学

制定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计划,要求教师参加每年一次校专业素养大赛,充分考察教师新课标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的能力。考试成绩计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晋升、晋级、评优的依据之一。

3.教研兴组,科研育人

根据学校教学常规要求,立足课改,发挥集体智慧,精心备课,研究教材、大纲和考纲,强化二次备课,抓好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中青年教师备详案,写教学反思,积极参加每年一度的说课、上课、课件、论文综合教学大比武,比学赶帮超已蔚然成风。

4.课堂观摩,取长补短

学会合作,这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其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观摩课则是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载体,是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芳草地。本校教师之间互相进行课堂教学观摩,说课评课,共同探究,博采众长,教学相长显得极其重要。

5.下水作文,自我提高

要想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在指导、批阅前,必须先尝试“下水”。了解作文的写作中心,把握关键,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同时,也是给学生一个示范及指引。我们要求所有中青年教师必须有相关下水作文,在学校教学工作例行检查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之一。

三、形式多样,丰富活动内容

1.举办专家讲座

我校坚持不定期聘请省内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何永康、高朝俊、喻旭初、吴锦、沈中尧等一批语文高考专家多次应邀来我校讲学。

2.实施青蓝工程

通过老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与一大批青年教师结对帮扶,促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3.观摩录像光盘

大面积外出学习的机会不会太多,我们就设法购置省内外大师名家或课堂大赛教学录像光盘,或通过网络媒体下载等渠道,定期组织大家观摩学习或自主学习,展开讨论,撰写心得,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开办草根讲坛

我们模仿“百家讲坛”,安排组内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骨干教师、市县学科带头人等校内草根专家开设讲座或论坛,每月一个主题或中心,宣传自己的教学思想,传授教学经验。

5.举办教研沙龙

教研组活动,我们经常提前安排一两个教学热点问题,让大家相互讨论、交流。

6.利用节日活动

我们充分抓住清明、五一、中秋、国庆、春节、教师节、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一些语文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征文、演讲、辩论等竞赛,丰富了第二课堂,激发了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教师可利用小长假外出旅游观光学习。

7.重视文学社团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我们的“墨缘”文学社一直正常开展活动。每月一期的“墨缘”小报,每学期出两本“墨缘”校刊。

8.开展课题研究

为了响应学校号召,语文组勇于成为科研兴校的急先锋。不仅大胆改革课堂,推行课改新模式,优化教法,还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组织申报多项科研课题。近几年已结题市级、省级、国家级课题六项,另有四项省市课题正在研究中。

9.用好网络平台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我们语文组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学校网站、QQ群、今目标办公平台、微博等网络系统,实现远程传输、网内互动、群内共享、高效便捷、交流互动,优质高效地满足了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10.编写校本教材

根据新课改精神,语文组结合校情,先后组织编写出版了《唐宋诗词鉴赏》《经典美文欣赏》《写作一本全》《名著导读》《涟水文化》等多本校本教材,为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抓手。

四、转变观念,提升教研质量

1.树立大语文观念

重视听说读写训练,让语文回归本真,以阅读和写作为抓手,切实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加强阅读,博览群书,增加积淀,厚积薄发,重视写作,抒写真情实感。

2.确定几种课堂模式

经过几年的研讨探索,我们总结出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1)现代文阅读课:自读——导学——研讨——探究——迁移。(2)文言文阅读课:初读——质疑——讨论——点拨——拓展。(3)写作课:练习——互评——批阅——讲评——升格。

3.优化评价机制

好的模式及方法,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必须有相应的科学评价机制来支撑。

4.教研成果丰硕

近几年来,语文组被省教研室表彰为优秀教研组,文学社获“全国五十强”称号。教师在国家、省、市、县课堂大赛中屡获大奖,语文组每年都有数十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获奖,指导了数百名学生习作在报刊上发表或获奖,高考语文成绩稳步提高,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