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 董艳

摘 要:随着音乐教学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已提上了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音乐老师在音乐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就音乐课的各种课型谈一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节奏; 欣赏; 歌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60-001

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一、在节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节奏教学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元素,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师把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所体验到的节奏引导到节奏中,通过拍击实践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针对初中一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性,选择有趣味性、学生广泛喜爱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充分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角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例如学习《西风的话》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外准备的有关表演秋天的道具、果实、资料等等,请同学们自己组合,来开一个班级辩论会,讨论表现秋天是“热闹的”还是“恬静的”呢?同学们在紧张激烈的辩论和表演之后(有的同学准备了钢琴曲《秋日私语》;有的同学准备了秋天的诗歌——《收获》;有的同学准备了民乐《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还有的同学准备了歌伴舞《庆丰收》;有的同学准备了诗朗诵《秋》等,课堂气氛紧张而又不失团结,活跃而不失节奏,每个同学都情绪高涨积极参加),那么这节课同学们的热情可想而知,同时也领略了不同秋天的魅力,也从中学到了好多的知识,在紧张的收获中学到了锣鼓的魅力,在娴静的钢琴声中聆听了秋天的静谧,从铿锵有力的朗读中领略了秋的五彩缤纷,在教师的简单总结后,那么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我们大家讨论的各种表现方式都不同的歌曲——《西风的话》,

西风的话

旋律上下起伏 流畅

情绪平和 力度变化不大

节奏 有无变化

那么,我们这节课辩论赛、歌舞表演、诗歌朗诵这样多种的形式加上不同形式的歌曲演唱,可想而知,这节课肯定是成功的,同学们了解了同一题材用不同的节奏去表现,一定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同时也体现了节奏的重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欣赏教学是让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整个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去感受音乐。这样,才能把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变为实际的音乐音响,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在欣赏教学中,采用听、想、视画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置身于音乐的美好境界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教学中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动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如欣赏蒙古族民歌《鸿雁》时,让学生随音乐进行应肩、耸肩等舞蹈动作。通过表演,乐曲的情绪、速度很容易地被学生掌握。再如欣赏《共青团员之歌》时,请同学们观看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的枪战、炮火、战士们牺牲时的慷慨和保家卫国时的决心,让同学们深入体会战士的心情,而达到让同学们树立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又如我们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曾经让每位同学通过联想,写出一段200字左右的景物短文,结果全班几乎没有一个雷同,且篇篇都很优美生动,可见音乐的意象可以不接受任何束缚,而按审美主体的审美趣味,极大限度地展开想像的。因此音乐能发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任何别的艺术都不能替代的。通过这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大大提高。

三、在歌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教学是重头戏,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新课程对歌唱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在歌曲教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打击乐器,即可以起到辅助伴奏歌曲的动作,又可以在伴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如《青春舞曲》的教学,教师可准备一些新疆的打击乐器,加上新疆舞蹈动作,以舞代词,以乐代词,让学生边读边演,边奏边演,边跳边演,一切都在愉快的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培养了乐感美感,而且也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对新疆歌舞的特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曲,绘声绘色地表现了一个爱花、惜花、想摘花又害羞怕人骂的小姑娘的可爱形象。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关于茉莉花的资料(歌剧《图兰朵》,1997年香港回归和1999年澳门回归时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曲子就是《茉莉花》,前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美国时,美国的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曲子也是这首《茉莉花》),让同学们了解我们的民族歌曲在国际中的地位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黑格尔说:“音乐是感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的。人没有触及内心,就不能有音乐。”所以歌曲教学我们要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把符号音乐审美特点的音乐课还给学生。首先,要改变陈旧压抑的上课组织形式,让学生身处宽松、平等、开放的环境中,以激发学生歌唱兴趣为先导,选择学生喜欢的歌曲为教材,借助游戏等手段,让学生自然自信的歌唱。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创造,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妙用。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要努力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唱歌教学以及音乐创作教学等方面有意识地渗透与强化,培养及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创新精神,仍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问题和任务。这样才能让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舞台上进一步演奏出波澜壮阔的乐章,展示出我们时代主旋律的辉煌。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