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政治教学形式的开放性

作者: 卢晓娟

摘 要:以人为本,构建开放教学形式。通过自主开放,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体验开放,实现知行统一;通过探究开放,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开放教学; 自主开放; 体验开放; 探究开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48-00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教学向开放教学转变,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开放性、发展性教学观念。作为使用新教材一线的老师,本人就思想政治教学形式的开放性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自主开放 学会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为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我始终相信学生的潜能,勇于放手,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当作教学的重要目标,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的呈现、方法的引导和知识的形成规律上,引导学生不能满足于获得答案和结果,更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思维的暴露过程,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倡导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必须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发展目标。通过自学活动,应让学生明白该掌握哪些知识,得到什么启示,形成怎样的思维分析方法等?而要实现这些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有序的教学环节,实行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每次课前布置相关的自主预习内容及明确重点与难点等。一是让学生在课前就自学教材,自主消化基础知识;二是促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课前通过阅读报刊、收看新闻、网上查阅等方法获取信息,丰富教材内容;三是通过预习,让学生发现问题,课堂上注重解决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四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按照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发展是建立在经历性的体验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的体验过程是:想学—在学—坚持学(深入持久)—学有获(认识、发展、建构)。长期经历这个过程,自主精神才能培养。当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启发、诱导,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活动主动性和教学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统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体验开发 知行统一

“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而要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采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联系生活,凭借直接的感受,去体味、领悟。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把知识生命化,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简单地说,通过“五动”体验,还学生真正的自主权,即:“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以至“动心”。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体验式教学。(1)在活动中体验。采用情境化的活动式教学,安排的活动主要有: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小品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这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在阅读中体验。阅读体验阶段是活动的反思过程,是对整个活动过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和升华,是学生提高认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堂上通过安排学生读书讨论、交流读书心得等,可以收到益智、怡情的效果,并有助于态度的改变和人格的发展。如,新教材每课内容均选录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富有哲理性的名人名言、相关图片和热点案例,我和学生一起收集相关素材,并制作成课件,课上和学生共欣赏,共感悟,达到动心、怡情的目的,完善学生的人格。(3)在生活中体验。生活是自己的,认识过程是自己的,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也就是说,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新课程思想品德课每框内容都有一个“走进生活”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生活经验,真正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三、探究开放 培养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开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实施探究开放,让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课后走出学校,自主地参与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更多的空间,在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中,使学生理解体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适应社会,领悟政治课所倡导的做人道理。“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

总之,改变教学形式,让知识传授的内容不再只是一种输入知识,而是一种学会,一种对价值观的形成,一种积蓄素质的过程,一种润物无声的成长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开放教学,让学生在自学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探究中发展。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目的,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