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效课堂原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作者: 张标摘 要:“减负增效,减量增质”,提高课堂的高效率,已经成为当前新课改的重要内容,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只有充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才能真正使课堂高效起来。
关键词:因材施教; 掌握技巧; 多媒体; 创设情境; 适当测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52-001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的途径,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要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得以顺利开展,学生除了有语言基础,参与意识之外,还必须有浓厚、强烈而持久的原动力——学习兴趣。如何才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因材施教,激发并保护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英语教学注重训练交际能力,因此课堂上有大量的英语信息传递和交流。如课前三分钟的Free Talk,上课过程中学生的Pairwork。教学中,教师对于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不同水平,层次要分明且多样化,对于抢说者和不说者要因人而异,要把握好尺度,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性格外向的、反应迅速的尖子生,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对他们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说得好!性格内向的、反应速度慢怕说的学生,应采取激励法。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焦虑心理,要耐心并理解学生表达的不连贯,甚至不达意、不成熟的口语,鼓励学生开口。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就会乐于开口,甚至急于开口,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掌握技巧,学习学得轻松和牢固
英语学习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序,都有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如书本上的“Study skills”教你去找规律求方法,以快速牢固的掌握知识点。教学词汇时把同一类词归纳集中,让学生比较学习,如:rainy,windy,cloudy,sunny,frosty等表示天气的词,加前缀dis-,im-,in-,ir-,un-,构成反义词,加后缀-less构成反义词……所有这些学生学起来就有规律可循,而且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学生长期训练,在将来的学习中就会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能力因此逐步提高,这样无意识地给学生的能力的发展留出了空间,为他们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三、利用多媒体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
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形象直观的东西上。在教学中,光靠口头成套的讲解、抽象的想象思考,并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说使用电脑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变静为动。色彩鲜艳的幻灯片,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语言情境,使学生进一步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知识点。如教“Festival”这课时,教者用电脑呈现中外节日,“the Spring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Christmas”“Halloween”“Easter”等,通过电脑画面及内容,让学生了解了节日的由来,人们是怎么庆祝的以及不同风俗,生动逼真,学生兴趣盎然。教“Natural disasters”时,学生通过动画就能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和深刻的体验,之后学生热烈讨论,然后再和电脑上出现的“rainstorm”“snowstorm”“typhoon”“sandstorm”“earthquake”语音跟读,学生理解得快,上口也快。这样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使学生听其音、见其形、明其意。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创设情境体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英语课上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How much are these pants?”句型时,可创设这样一个小组活动:各成员对出售物品明码标价,在英语角里出售、购买东西,买卖双方可自由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有同学自创如下:
—Can I help you?
—Yes, please ,I want some fruits, what do you have?
—We have apples, orenges, strawberries…
—Ok, I want…How much are they?
—20 yuan。
—What about 18 yuan?
—Ok, here you are。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模拟的shopping场景,既让学生体会到了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同时通过亲自体验、探索,优化了语言应用,学生的自信和兴趣大增。
另外,课前应坚持“两两对话”“一分钟表演”。还可以通过做小游戏、简笔画、分角色表演竞赛、唱英文歌曲、展示身边的实物或模型等组织教学。这样多种方法的结合,不断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
五、课外延伸,使得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丹麦语言学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戏一样,学生必须潜在水中,而不是偶然沾沾水,学生浸泡在水里,才感到自由自在。这样他们才能够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外语最忌讳讲得太多,练得太少,试图以教代学,所以凡是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的,决不采取讲授的途径。
六、适当测试,调节好测试与学习之间的尺度
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好与坏,只有通过考试来衡量和测定。因此需要调节好测试与学习之间的尺度,试题难度适中,有梯度、有层次,肯定他们的成绩,使得学生自身有一种成就感。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启示与帮助,先扶后放,缩短好与差之间的距离,不使差生掉队,始终使学生处于一种被教师关心的状态下,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使他们看到前进的方向,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以上浅显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具有持久的学习英语的原动力,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教师的教学才能水到渠成,课堂才能真正达到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