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实验细节中落实对学生的关注
作者: 王燕彬摘 要:教学细节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但在实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预示着一个重大的发现;一个细致的小节往往会成就一次动人的履历,萌发一颗智慧的种子。因此我们要关注实验的细节,帮助学生有效地探究科学。
关键词:实验教学; 细节关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092-001
教学细节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因为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目的、教学环境等都是大论题,经常被很多人提起。而教学细节,很容易被忽视了。但在实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能预示着一个重大的发现;一个细致的小节往往会成就一次动人的履历,萌发一颗智慧的种子。因此我们要关注实验的细节,帮助学生有效地探究科学。
一、关注实验准备的细节,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验准备可以是实验材料的准备,也可以是实验技能的训练。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研究内容涉及纸、纺织材料、金属、塑料四大类常见材料,都是学生平时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材料,为了避免上课时纸上谈兵和教师自己准备的材料品种有限,在教学《纸》之前我布置每位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纸,并了解它的名称,带到课堂来向大家介绍。上课时学生的课桌上放了很多纸,五颜六色,品种丰富,在介绍时大家都很兴奋,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发现和搜集的成果,特别当介绍到一些不常见的品种时,介绍的同学高高举起自己手中的纸,非常自豪;听的同学眼睛盯着那种纸,非常认真。课前的准备和课上的交流一下子就把学生认识纸、研究纸的兴趣调动起来。
要让学生愿意去收集材料,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思考;1.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合理布置准备材料,不挫伤孩子积极性。收集的材料应由易到难。3.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材料准备表扬机制。
二、关注实验记录的细节,重视规范学生的思维过程
现在,科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实验记录单的使用,科学地做好实验记录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是科学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记录单具有如下作用:1、记录。在科学活动中及时、准确地记录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2、交流。通过展示记录上的文字或图画,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3、判断、纠正。教师通过对记录的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并作出相应的诊断和评价,纠正学生认识中的偏差。
如何用好实验记录呢?教师首先应重视每一份记录单。汇报时,采用详细和简要介绍方式,让所有的组都有发言的机会。其次,要重视有误差的记录,这样实验有误的就会自然浮出水面,能使教师通过有误差的记录结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上完课教师应及时回收每一张实验记录,通过收集、整理学生的实验记录可以发现更多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学生、调整教法,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关注实验操作的细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做实验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更关系到学生探究习惯的培养。
实验前的指导、实验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手把手的辅导是重要和必要的。因为,实验前虽然教师讲了做实验的注意点,但是理论和实践是有距离的,学生听明白了不等于他能做得到;一个小组做到了,不等于每个人、每一个小组都能做到。而且学生好玩好动的性格常常是一动手,就把老师讲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加上班级人数多,小组间互相影响,教师很难控制。我认为规范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实验行为,应该是科学教师追求的目标,为实现和接近这个目标,教师课前应考虑周到,讲清每个实验环节,设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中不要把巡视当成走过场,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如果是共性问题,应果断地暂停实验纠正到位再重新开始,不要吝啬这几分钟的时间。一个教师如果每一节科学课、每一个科学实验都能注意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纠正不正确的做法,长期坚持学生会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提高探究的效率,保证探究质量。
四、关注实验技巧的细节,重视指导学生的探究方法
我校一位青年教师上《电磁铁》时,由于学校没有电池盒,当连接两节电池时学生要用手连接并固定住两节电池,再将导线按在电池的两端。导线和电池连接一会儿就发烫,一发烫学生的手就会松开,无法完成实验。这位青年教师,只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不要把手烫伤,但没有为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课后我与这位教师交流,告诉他其实有个别组里学生就很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将两节电池竖在桌面上连接,并且用电池一头压住导线,另一头手握导线,用里面的金属丝接触电池,这样避免了手直接接触电池或导线里面的金属丝,手就不会被烫到。如果在课上将这一好方法推广一下,就解决了手被烫到的问题。当然为了彻底解决,我也建议他上课前自己用透明胶带将两节电池连接起来包一层,固定一下,这样学生使用时只要两头用导线里的铜丝接触一下就可以了。他采用了我的建议,后来再教其他班时就没有烫到手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有心的科学教师,都自己摸索出一些实验的技巧,有的教师还对教材上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使之更合理、更便于操作。学生在这样的熏陶下会掌握许多有效的好办法、小窍门,使“笨手笨脚”转变成“心灵手巧”。
五、关注实验评价的细节,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教师在实验结束后,得出了实验结果不能就此画上句号,还应该给学生总结、反思的时间。在这几分钟里,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要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得怎样,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小组内的相互评价,让每一个科学实验小组总结出本次实验是否成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在实验过程中,组员合作得怎样,谁的表现最好,谁还需要努力。教师和同伴的评价用等第或分数记下来,长期坚持这么做,学生会自然养成课后及时反思的好习惯。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在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在大刀阔斧的自我变革中,让我们静下心来,用“放大镜”去观察课堂上每一个细枝末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于细微处关注学生的成长,于细微处显示教师的真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