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社会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 郭红涛 王青涛 初春摘 要:高校体育资源对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满足社会大众体育需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开放现状进行调查, 分析影响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河北省高校体育产业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河北省; 普通高校; 体育; 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1-135-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并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愈发强烈,对社会对体育资源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而高校具有人才资源、体育场馆、信息科研等独立优势,但这些优势由于观念、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制约,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体育各种资源,实现学校与社会体育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弥补社会体育资源的不足,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体育需求,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河北省高校为调查对象,从高校体育场馆、人力资源、科研资源等服务状况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为高校进一步更新职能观念、提升社会服务意识和做好体育及其他领域社会服务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北省37所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分层随机抽取的15所普通本科院校、10所高职高专院校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上、书籍和河北省地方教育史料等资料了解到了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资料。
问卷调查法:现场发放填写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调查表,共计调查统计了河北省25所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情况。
专家访谈法:访问了河北省部分高校领导、体育部领导、体育教师以及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到了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二、结果与分析
1.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状况
1.1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现状。高校体育场馆及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业余训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础。我国高校由于国家长期与逐年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与建造,体育活动场所己逐步形成了规模,相对拥有了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在社会中形成了资源优势。调查显示,河北省高校体育场地呈现小型化、水平低的特点,场地设施与学校规模与学校性质相关,只有几所重点大学有标准化、较高水平的场馆,而较多的体育场地是占地不大、投资较少的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室外乒乓球台等,场地分布较为分散,设施配备较为简单。数量较多、标准较高的场地都集中在个别重点大学和体育院校,河北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从数量、质量上与国内其他省市还有一定差距。
1.2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随着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行以及政府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得到较迅速的发展,体育场馆资源已具有较大优势,为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与社区体育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调查得知: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放。大约67%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是有偿和无偿开放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的普通高校就其开放的主要原因,分别从开放对象、内容、时间、目的及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二十几所高校体育场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进行有偿开放的体育场馆占总场馆的62.4%,无偿开放的展25.8%,不开放的占总场馆的11.8%。有偿开放学校的服务对象依次为本校学生、本校教职工、社会个人和社会团体;无偿开放学校依次为本校教职工、本校学生和社会个人,但没有面向社会团体的,在不同服务对象中,面向校外家庭或个人开放、单位或社会团体的高校数目要明显偏低。可见,不管是有偿还是无偿开放,河北省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服务对象以校内学生和教职工为主。开放时间主要集中在寒暑假(31.5%),节假日(14.83%),以及课余时间(53.7%),在有偿开放学校中,全年开放的最大,除正常的教学,课外活动外,其他时间都对外开放。这与高校在满足正常的教学、训练活动之后再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宗旨是一致的。无偿开放主要是在工作时间,几乎没有休息日对外开放。就开放内容而言有偿开放场馆大多为便于管理的室内场馆、封闭露天体育场地,健身房、网球场、篮球馆、游泳池等为主。无偿或部分无偿开放的体育场馆为室外普通的露天场地和闲散场地,包括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煤渣)、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地等。这与学校师生员工及社会人员的运动知识、运动水平密切相关。在场馆管理多种方式并存,主要有学校体育部门管理、各学校专门机构管理、外单位人员承包、出租及多种经营混用等,其中以各校体育部门管理最多。这与学校体育场馆承担日常的体育教学、训练等活动相关,体育部门管理便于场馆的使用。
2.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人才资源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2.1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人才资源现状。人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高校体育师资是按照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师生数比例要求配备的。无论在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都聚集了本专业一流人才。教师都具备专业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娴熟地运用科学锻炼方法来指导人们体育锻炼实践。本文对河北省25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表明,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其中正教授和副教授职称占29.52%,中级职称占35.48%,初级职称占35%,教师结构基本符合配比;从学历结构看,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占12.75%,本科学历体育教师比例占85.15%,专科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仅占2.1%;从年龄结构上看, 25岁以下及5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比例仅占9.64%、5.48%,25-50岁的教师比例占到84.88%。
2.2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人才资源社会服务现状。河北省普通高校虽然聚集了大量体育教育的优秀人才,从调查中得知,绝大多数体育教师(86.6%)对参加社会性服务指导呈主动、积极态度,并以此提高业务水平,增长知识,促进交往。没有参加社会指导的占(13.4%),主要原因是家庭压力以及教学工作量较重。在参与服务指导的时间上表示能够参与的占94.5%,有71%的高校教师愿意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服务。指导形式以担任裁判工作、担任指导员、做组织工作为主要参加方式,在健身顾问,讲座等方面涉及较少。但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没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具有社区体育指导员资格不到10%,而兼职做体育指导员参与的社会活动多为体育主管部门组织安排的活动,其形式主要为校外裁判工作、校外社区体育工作等。这说明在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观念相对滞后,不能充分服务于社区体育工作,这与高校体育教师自身参与体育工作态度及服务社区体育意识密切相关。
3.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科研信息资源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体育已突破了只从事学生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狭小空间,在体育科学高层次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不断拓展。这里拥有众多的体育专家、学者,他们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成果面世,拥有大量的体育信息资源,已经具备在体育科学领域进行高水平的科研和科技攻关能力。在对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业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显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研工作的占58.2%,接近40%的体育教师能超额完成年度科研工作量。虽然高校体育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汇集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储备了大量的体育信息资源,但被利用到社会体育工作中的很少,大部分科研成果被闲置、浪费,所研究的数据只停留在数字层面,上升不到实践之中,成果转化非常少,走向市场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起到服务于社会大众健康的作用。
三、结论
1.河北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短缺,体育场馆设施和资金投入也相对匮乏,体育场馆仍以小型化、中低水平为主。限制了社会开放程度。体育场馆的服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开放时间的安排存在一些不合理,服务内容简单,规模小,时间短,相应的技术指导基本没有。在无偿开放的学校中,学校也只提供活的场地,不提供任何相关服务,而与体育相关的产业,有偿无偿开放的院校几乎都很少涉及。人员配备上缺乏专业人员,管理上不完善,无细化,相对滞后;与外界联系沟通少,吸引社会人员与资金不足,缺乏一定的商业运作经验,使得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经济效益较低。
2.河北省高校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观念相对滞后,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3.河北省高校体育科研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科学健身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不健全。
四、建议
1.高校领导重视支持,制定出合理的、规范的、系统的政策与规章制度条例,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开放形式与办法,协调好教学、训练与场馆对外开放的关系,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及收费标准。完善经营管理手段,丰富经营方式,从各高校的特点和场馆自身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与方式方法,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制定规划拓宽体育产业在高校的发展渠道,促使经营活动进入良性、有序的状态,使高校体育真正发挥其产业功能。
2.高校体育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健身指导员,既为高校的师生员工提供一个社会实践、专业学习、发挥特长的舞台,又能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群众急需健身指导的难题,使社会体育的健身活动步入科学化,做到动静有节、身心健康,达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讲究科学”的目的。
3.逐渐建立科学健身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积极探索适应不同社会群体的科学健身方法,科学地组合不同类型的锻炼内容。以健身咨询和科普宣传为主,通过社区体育辅导站等组织,开展日常的健身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公众的科学健身能力。
注:本论文为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1103067)
参考文献:
「1」范诗武.论学校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J〕.教育探索,2003,(l)
「2」张永保,席玉宝.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J」.武汉体育学院学
「3」田邹师,曹冰.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服务的现状及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