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将生命教育与英语教育相结合

作者: 高慧敏

摘 要: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生命教育,它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的价值追求。英语学科虽然是生命教育的隐性课程,它仍然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必须把生命教育与新课标紧密结合,必须充分发挥本门学科的功能;必须主动地、创造性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加强落实,挖掘并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生命教育; 英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23-001

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我们要将生命教育带进英语课堂,让英语教学闪现生命的光辉,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全面发展。

现就英语学科谈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确立生命教育理念,让学生获得尊重生命的情感体验。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认知特征、兴趣爱好、欲望渴求、价值取向、创造潜能等方面千差万别,所以确立生命教育理念,就是老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主体的人来对待,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关怀人的成长为目的,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我所教的班级学生英语水平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对我的教学内容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消”,结果造成了两极学生对课堂丧失了兴趣。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接受能力,找准切入点,开始尝试进行创设个性课堂,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我在备课中设计一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在课堂上通过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满足学生取得成功的愿望,调动起学生兴奋、好奇的情绪和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任务上我也进行了分层。对于优秀学生少讲多练,指导他们阅读课外英语报刊杂志,不断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大他们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中等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通过个别面批、错题检测等方式着重对这类学生在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掌握上下工夫。对后进学生则放低要求、浅讲多练。通过课后背诵抽查来使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课后经常找他们谈心,教会他们可行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采取这些措施之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觉得有事可干,信心更足,越学越爱学,成绩稳步上升。在教学过程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差异,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用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感受到尊重和关爱之后去尊重和关爱他人。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生命”愉悦成长

对一个教师来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探索,玩乐中得到新知识,享受愉悦的生长环境,比学识是否渊博更重要。因为,让生命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是让“生命”愉悦成长的基础。

首先,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与他们平等的交流,努力成为学生可以信赖和倾诉的对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感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理解学生的过失与错误,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发育,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自尊心越来越强,他们一旦有了错误和过失,我不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而是尊重信任他们的人格和自尊,于是我在批评前先找出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在满足了成就感和荣誉后,再指出其过失,把爱悄悄地注入他们的心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再次,努力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如在上英语课之前,我经常会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和学生轻松地谈话。课上以亲切随和的教态,幽默的语言,和学生一齐参与各项课堂活动。

三、以教材为立足点,尊重理解生命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三种和谐关系。具体来说,教学中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让学生感悟生命,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学会珍爱生命。《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1 Reading Part :Fog is a story about what happened to a young lady on a thick foggy afternoon. A blind man led her home when no one could see anything in the thick fog.在学完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As healthy people, we should take care of those people who are disabled. What can we do for them?

学生1:我们应该尊重理解残疾人。

学生2:献出一片爱心,多多给予残疾人帮助。

学生3: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坚强乐观的精神。

学生4:我想要把零花钱省下来捐给有残疾的孩子们。

学生们在这堂课上既练习了英语口语,更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通过讨论使课堂充满活力,使人受感动,使内心变得善良,同时唤起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怀,以及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品质。

牛津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还有很多,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把牛津教材内容作为载体,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因素,紧扣教材,合理发挥,寻找生命教育同外语知识教育的结合点。

小结: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要立足课堂,使“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学生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3]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4]袁卫星.生命课—— 一个学生必修的课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