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创新
作者: 韩兴华 赵佳摘 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改革势在必行。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在学科水平、学习习惯、综合能力运用等方面的特殊性,使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巨大困境。本文就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面临的困境、目标和途径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教学改革; 创新; 教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44-001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就高职高专而言,目前英语教学现状十分不理想,还存在着许多欠缺和不足,所要应对的各种挑战非常严峻。因此,需要及早做出相应对策,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教育结构,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而使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高度协调的发展。作为一名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肩负好自己的使命,在教学中不断创新,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现在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一、学生现状
随着这些年高职高专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考试分数不断下调: 不少低分学生相继入校,致使一些基础性强的科目的教学难度加大,英语教学尤其明显。大凡上高职高专的学生,其特点是:要么各门功课都比较一般,要么偏科。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感受及共同的探讨中得知,入校学生的基础一年不如一年,不少入校学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高二年级的水平,有些文艺类学生甚至英语水平更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存在英语学习目标性不强,缺乏学习主观能动性等问题。英语基础是逐渐积累的结果,短期内是补不起来的,高职教师亦不能偏离大纲、撇开教材从基础开始教学,加上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或者说长期以来没有养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学习动力,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没有学习的恒心与毅力,不能刻苦攻关,对于这种状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不佳,基础英语水平整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师资水平现状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水平高低直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受大学本科英语教学影响,其课程定位较为模糊,大部分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均是本科毕业,他们的授课模式基本沿袭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注重基础英语教学,强调学生高等职业学校英语能力考试通过率;教学组织以通过“能力考试”为目标,注重词汇、语法等学习,但是缺乏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而且现在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是传统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来的,在学科和跨学科知识结构方面先天不足。他们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花在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上。并且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普遍缺乏科研意识、科研精神及兴趣,缺乏科研方面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缺乏学术视野开阔、专业造诣精深、能够有效地组织指导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学术带头人。
三、教材的现状
相对来说,前些年的教学大纲要求较低,教材内容较简单,教师可以靠吃老本勉强应付,而现在靠吃老本就很难招架过关了。各种教材的课文许多都选自近年来英美报刊等出版物的原文,不少文章未做任何删节和简化,篇幅长,生词多,难度大,领域广,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挑战。这些教材教学理念先进,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极具难度。
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鉴于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进行英语教学工作,突出职业特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一方面,英语教师应让学生懂得最起码的语言点、知识点,达到会用简单的文字进行书面沟通。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还应在让学生张嘴说英文上下大力气。高职人才的理论知识只要够用、必须即可,应侧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教师必须把握好这一点。
2000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在2009年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讨会上,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刘黛琳教授指出,《基本要求》主要改革思路体现在:(1)课程定位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2)课程设置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行业英语教学渗透教学全过程。
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多样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因为语言能力是一种技能。语言不是“教”会的,而且“学”会的。不断地练习就是“学”的过程。语言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和制造“气氛”,以帮助学生理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方面我们要进行有益的尝试。
除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外,我们还要注意同学校有关方面协作,在校园内营造英语学习的气氛,每周由外语系学生会负责组织“英语角”活动,学校调频电台定期播放英语节目,邀请有关专家主办英语学习方面的讲座和主办英语演讲比赛等。
我希望这些创新将会给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带来可喜的变化,昔日被人称为“布满失败者脚印”的高职高专英语园地,一定会闪现着越来越多的胜利者的笑脸。
参考文献:
[1]周燕.中国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研究,2008(3)
[2]吴一安.优秀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3):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