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评价点亮美术课堂
作者: 管艳摘 要: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素质的发展,促进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构建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从评价内容和方法方面谈谈具体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有效; 美术教学;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08-001
长期以来,对中学学生美术成绩的评价无外乎展示学生习作,或给习作打分等。由于这些评价采用的方法单一,手段陈旧,因而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受阻,理所当然也就使课堂教学公式化,呈现出僵硬、缺乏生气的局面。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要求以人的发展为本来选择适合学生美术成绩评价的模式。为此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合理评价,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不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甚至会因使用不当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美术课程中,怎样去实施有效的评价,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肯定,树立信心
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对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再对其具体的作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因为学生特别期待教师对他的肯定,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在羞涩的外表背后,实际上潜藏着对自身才能的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对待他们,包括那些反应相对较慢,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的学生,教师要格外关照,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否则,一旦让他们失去信心,他们便会放弃学习,甚至影响他人学习。
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会遇到困难,产生对自信心动摇的念头,这时就要多多鼓励他们,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爱和精神上的慰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只要他们能勇敢地迈出一步,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真诚的鼓励,帮助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坚定美术学习的信心。
二、学生参与,激发兴趣
传统的教学评价首先是以教师作为评价的主角,而且基本上是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技法和最终作业效果等这些较为显性的因素去寻找差异、分等排序,过分强调评价的鉴定和分等作用。再者,教师往往是以一个分数来评定学生的作业,并几乎以此作为唯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这种单一而刻板的评价,忽略了学生作为评价者的主体性身份,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不同方面的综合评价,同时也忽略了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而这对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激发和保持全体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认识自我等方面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必须让学生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成为成果创作、成果评价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习的积极创造性。因为学生通过评价所获得的认知与感悟,同样是重要的学习成效。如果在学习中,缺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那它不是完整的学习,当然也不可能是真正富有成效的学习。
事实上,让“学生早一点地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就能早些体会到艺术所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这种满足感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一时的心情愉悦,还有对自我的信心,对艺术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的保持和延续。而且,评价本身就是完整的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会评价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美术活动完成得更好,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学习质量,提高美术鉴赏能力,真正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师生共评,构建民主氛围
要想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情境,即要求学生同教师一道成为共同评价的中心。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觉得应该师生共评,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方法应该多级化。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思维角度、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也不尽相同。而教师始终是成年人,思维方式与孩子不尽相同。别人的意见,常常正是自己的疏忽,孩子们互相的建议,往往会使自己耳目一新,茅塞顿开。评议者既为他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加深了对别人作业的理解,更是自己口头的再创作,对教师而言,也是颇丰的收获。师生共评,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建构,审美能力的提高,实现了教学评价的民主、公开、平等。
四、巧用方式,调动积极性
在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中,多以分数判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相当严格的标准。这样出来的分数,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在对学生作业评价中,不用“分数”,改用等级,激励学生。运用优良等级,加上一些符号,以示鼓励,并提出中肯的修改建议。
然而,等级的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我以学生掌握运用美术知识技能实际水平,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画内“硬指标”,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依据;以学生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因素画外“软指标”,作为教师加分的依据,加分条件是:尽力完成好作业的;本次作业比前次作业有进步的;能将作业不足主动弥补好的。而且软指标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只要是用心完成的作业,至少会得到“良”或者一个微笑。
用画内“硬指标”与画外“软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涵盖了教学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交流互动,能更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和信息反馈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喜欢上美术课,融入美术课堂,并从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情感的愉悦,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更好地体现美术教学对人的发展的审美教化功能。同时,更能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3]尹少淳.美术教学的评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