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育功能
作者: 刘德恒摘 要: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物理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非语言传播等功能。
关键词:高中; 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43-001
现行的高考只考书面知识,不考学生实验操作。因此,有些物理教师特别是一些农村中学物理教师就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画实验”、“讲实验”以及知识的讲解上。为应付考试而讲实验,只盲目地要求学生熟记、背诵实验目的、所用仪器、操作步骤、方法及现象和结果,忽视了实验操作对学生动手、动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作用。老师的这种行为是与实施素质教育相违背的,学生远未能达到物理实验本身的教育目的。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是物理教师对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因而要改变这种现象,对物理实验的教育功能研究和探讨就有必要了。
一、物理实验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该标准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通过探究,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收集实验数据,归纳并总结规律。不同的实验在教学中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作用。归纳起来,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是:
1.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2.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概念规律。
3.形成物理图像,认识物理过程。
4.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5.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
6.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
7.激发合作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每个实验的各方面作用当然不是孤立无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只不过某些实验在某个作用方面更为明显一些。从整体上说,实验有上述的所有作用。因此,物理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没有物理实验就等于没有物理教学。
二、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物理实验的实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演示实验为例,不同的演示实验,有不同的演示方法。种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可以形成学生思考问题时的不同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归纳总结能力。
2.分析对比能力。
3.探究创新能力。
4.类比推理能力。
5.动手操作能力。
另外,还有分步、剖析、模拟、放大等演示方法。多种多样的演示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物理实验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物理实验(包括教材中设置的众多“小实验”和“做一做”等)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深化与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实验与其它物理内容的密切联系,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延伸。
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动脑的能力
学生学习物理感到困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会把所学的知识用来研究具体物理问题。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的习惯,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亲切,激发学生应用意识和探究精神,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
物理实验以灵活、生动、多样、有趣等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智力,更深入全面感性地了解奇妙世界,因而进一步探索更为复杂的物理现象。
四、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培养情感体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该标准要求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要完成实验,更重要的是根据教学任务、目的,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因此,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物理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非语言传播等功能。所以,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切切实实地做好每一个物理实验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