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作者: 王红正摘 要:作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在农村。可以说,农村作文教学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
关键词: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61-001
针对目前小学作文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求知欲
众所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习作教学若想激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教者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童真”“童趣”去拨动他们心里诗的琴弦,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比如:有一次我上作文课,上课伊始,我激情洋溢地朗诵了一首诗《假如》——假如没有农民伯伯的春种秋收,我们将饿断饥肠;假如没有纺织工人纺纱织布,我们将光着脊梁;假如没有邮递员叔叔传递信息,我们将如聋似盲。假如有了各行各业的人,我们的航船才能返航,有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努力工作,我们的世界才越来越漂亮。朗诵完后我就问学生:“同学们假如你是×××,你会怎样做呢?”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的情感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倾吐各自的奇思妙想,他们的想象如霓虹般五彩缤纷。有的说,假如我是警察就要把所有的小偷抓住;有的说,假如我是纺织工人我就会纺出各种各样的纱;有的说,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展开最美的姿态给人们欣赏……上天、入地、下海无奇不有,任其想象驰聘。一时间,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中来,为写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刚开始作文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指向观察训练、自由观察训练和联系实例观察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训练。
1.指向观察训练,即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对象指导观察。为此我常常组织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喷水池,到野外游览,并在游乐中给学生以观察方法的揭示。
2.自由观察训练,这种观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是学生个体思维涌动最活跃的方式之一。联系教材实际,我从指导学生静物描写入手,掌握初步观察方法,比如观察一盆花、一株树,进而过度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如写一个小动物,写天上的一片云,写一个活动场面等等。
3.联系实例观察训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观察情境,可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如教学《夏天》一文后,我要学生背诵相关段落,课外,我立即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炎热的气候,以及雷前雷后周围的景色变化,面对眼前真实的景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课文中的句子。
三、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糅合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吧。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避免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忌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账。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这样才有条不紊,条理清楚。
四、从丰富生活入手,解决作文内容
写作方法掌握了,还不够,必须有丰富的内容。可这样说“作文,就是向外输出信息。”信息从哪里来呢?“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如果没有信息的摄取和储蓄,就没有信息加工和输出。
农村学生因见识面不广,写作时缺乏材料。往往写作文时会出现“假”“空”“抄”现象。
“假”:一是说假话。写的与心里想的不一致,笔是心非。二是写假事,无中生有。
“空”:即内容空洞,无具体事实,该详写的地方写不出详细经过,中心不突出。
“抄”:去抄书本上的优秀作文。
针对上述情况,除了平时教他们多观察周围事物以外,还需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只有学生生活充实了,作文才有内容可写。
譬如平时多开展一些还有班队活动,各种兴趣小组(包括阅读兴趣小组)活动等。
活动结束后,就趁热打铁,马上布置学生写。这样效果佳。如:在学校举行完“两人三足行的比赛”后让学生晚自习时写就写得非常好。
及时讲评,动脑动口。评优改错就是尽量发现学生进步之处,突出者予以表扬,尤其应注意中下生的进步加以表扬鼓励,最后精选一篇写得最好的供全班同学欣赏学习。又根据实际,恰如其分地指出这次作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有突出问题的习作酌情作个别面批或公布于众,让同学们引以为戒,以达到帮助教育的目的。
五、指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复杂的工作。在做到以上几点后,还要进一步给学生讲一讲写作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作文,才能让学生学会作文,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