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过程 打造生态课堂
作者: 马正英摘 要:我们的新课程呼唤绿色的生态课堂,给学生创设自由对话的时间与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使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
关键词:参与; 生态课堂; 体验数学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79-001
体验学习是提出的一个过程性目标,更是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飞跃,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这样才能打造出本真自然,丰盈充实的生态课堂。
一、为有源头活水来——联系实际,体验数学的生活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纵观小学数学的各类知识,均能在实际的生活中找到其数学原型。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数学大课堂,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现象,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如果我们能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有趣、生动、亲切,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动机,主动从事各种学习探究活动。因此,实现学习材料的生活化、探索化,是学生体验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二、自在娇莺恰恰啼——创设情境,体验数学的情趣价值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因其年龄小,在课堂上易于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用游戏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调节他们的精神,唤起学习兴趣,使他们左右脑部处于兴奋的同步状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这样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例如,我在教学第四册《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这一课时,就是这样导入的:
师:大家都喜欢玩游戏吧?今天老师就要来和大家玩几个有趣的游戏。
生:喜欢。
师:既然在数学课上玩游戏,我们就要在游戏中边玩边思考数学问题,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你们知道在今天的游戏中要思考和什么内容有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和比较数大小有关的问题(课题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写在黑板上了)
师:你们的观察真仔细,老师还没有说,你们就已经知道了。对呀,我们要在游戏中思考怎么比较数的大小,也就是说要思考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这种谈话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觉的谈话中引入了今天学习的新内容,并以学生喜欢的游戏作为今天这节课的主旋律,导入自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重实践,体验数学的活动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我们数学学习中,是“百见不如一练”。“做数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如我在教学第四册中的《三个数连加》时,在课的开始,创设了一个人人“做数学”的情境,出示了两组题目,比一比老师和你谁完成得又对又快,下面是两组题目:
(1) (2)
3+9+4= 3+7+9=
4+8+8= 3+8+2=
6+8+9= 4+6+8=
5+7+6= 5+8+5=
小朋友们完成的又对又快,我比他们完成的慢些。我就问:“你们怎么这么厉害呀,比老师做的快,而且又正确?”“老师,你给他们的题目好算。”“什么意思,你能说的让大家都明白吗?”我顺势说。学生边指黑板边说:“我们一组的题目都可以先算凑满十的,答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而你的都没有凑满十的两个数,所以我们明显快了。”“小朋友们的小眼睛真亮,这个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计算中经常要用到的凑十法,把能凑满十的先加,这样算起来就又对又快了,它是三个数相加的计算中常用的一种好方法。”这样,把教材内容变静为动,让学生在和老师的比赛中自己发现这一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做数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
四、怎一个“问”字了得——学会提问,体验数学的问题价值
重视提问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翻开任何一种版本的新课程教材,我们随处可见“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等提问要求,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首先要在平常的课堂中为学生示范如何提问,并启发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特别是在自已思考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要善于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善于提问的习惯。
其次,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应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自学思考,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最后,对学生提问应该正确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无关的问题,为节省教学时间,对这类问题,可以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不在要害、关键处,但与本节课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我们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是那些跟本节课所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要着重对提问的学生加以鼓励,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作为学习的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体验学习的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数学的价值、享受学习数学中的参与、发现、探索、辨析等乐趣,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润物细无声”的和谐,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到渠成”,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生活在诗意的课堂中,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真正的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汪绳祖主编.小学数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