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板书设计

作者: 刘巧平

摘 要:语篇教学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本文以语篇教学的故事教学为例,讨论如何在板书设计中体现语篇教学的特征,实现优化语篇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 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85-001

目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研究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无论听课学习还是外出交流,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语篇教学的研讨课。然而,何谓语篇?语篇教学的目的又是什么?如何达到语篇教学的目的?又如何进行语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在热闹的课堂背后冷静思考。

由王宗炎先生主编的《英汉语言应用学词典》给出了定义:语篇“指口头或书面语的一个单位,或短或长。一个语篇或许只有一个词,如书写在出口处的Exit;也可能是很长的一段话或文字……”语篇教学要起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文章能力的目的。

板书素有“微型教案”之称,是传统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一节课教学的灵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好的板书直观、简便,可以清晰的反映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4] (刘巧平2007:39)笔者认为,不同课型的板书应有其特点。对于语篇教学的故事教学而言,板书的设计应该体现语篇教学的整体性和交际性等特征,要有利于实现语篇教学的目的。然而在最近的语篇教学研讨中,笔者发现,多数上课教师能够重视情境创设的整体性和生动性,注意在情境创设上达到语篇教学的目的,然而对于对教学成败起着关键作用的板书设计,却疏于理会或设计不够合理。很多老师在公开课上,不惜花费大气力打印出各种漂亮的图片和文字,将其贴在黑板上,板书看上去缤纷夺目,争奇斗艳。然而,只要深入的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板书只是缤纷词句和精美图片的堆砌,是所谓的教师认为会阻碍学生理解语篇的重点词句的呈现,没有语篇教学所特有的整体性和交际性,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文章能力的目的,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甚微。

笔者经过长期的语篇教学观察和实践,总结了语篇教学板书设计的几个特征。下面结合语篇教学的特点,以朗文公司出版的Welcome to English 3A故事教学为例,从“整体性、交际性和启发性”三个方面对语篇教学的板书设计进行探讨。

一、整体性

Z.Harries在其Discourse Analysis一文中提到:语言不是存在于零散的词或句中,而是存在于着的语篇中。5语篇教学的重要特征就是它是一个整体,把语篇肢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词组或句子都不符合语篇教学整体性特征。因此,作为故事教学内容灵魂的板书,也应当注意设计的整体性。

Chapter5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Mary邀请她的盲人朋友Stella到家中做客时发生的事情。在Mary的家里,Stella用手摸了sofa和cushion,以及Mary从叔叔那里得到pretty stones,并说出了表示感觉的soft, smooth,hard。后来,Mary考虑到Stella 是盲人,因此,准备让她听音乐或故事。然而,Stella说I can read you a story. Stella拿出自己的盲文书给Mary感觉。故事中出现了一些没有学过的语言点,如What would you like? 词组如get…from…, in Braille,show …to…等。

二、交际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学习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故事教学的板书设计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达到交际能力,因此,板书设计要有交际性。故事教学中,要达到交际性,很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将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物,特别是主人翁做成卡片,方便讲故事时随着内容的发展在黑板上移动,展现交际的灵动效果,又可以在故事讲完之后作为复述故事的道具。

三、启发性

朗文教材中的每一则故事的编排都十分用心,生动、有趣、活泼、富有哲理并值得思考。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有其值得思考的地方,通过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critical thinking(评判性思维),而这,也是故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好的故事教学板书设计不仅应该有利于学生理解故事,复述故事,更要有利于学生对故事进行思考,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理解了故事内容后,老师简单的一两个问题抛出去给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故事,并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故事二为例,根据故事内容,刚一开始Mr Wind认为自己很强壮,可以做任何事情,于是我将strong, can do anything, can blow their clothes off写在了Mr Wind的后面。然而故事结束后,我们发现Mr Wind并不能将行人的衣服吹掉,反倒是和气的Miss Sun对着人们微微笑就让人们很自然的脱掉了外套。读完故事,我问学生:Is Mr Wind strong? Can he do anything? Can he blow people’s clothes off? Do you like him? Why or why not? 并将几个大大的问号板书到黑板上,这几个大大的红色的问号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学生说:No, he can’t do anything. I don’t like him. Because he is too rude to people. 通过板书上大大的问号,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这样的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故事,实现了课标中倡导的“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自己分析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

四、结语

好的故事教学板书设计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故事的语篇特征,并精准把握故事内容。老师可以通过几个简笔画,为学生勾勒出故事的梗概;通过人物卡片,将看似呆板的板书灵动起来;通过几个关键词句,就可以将故事内容巧妙的告诉学生;更可以通过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符号,唤起学生对故事更深层次的思考。

如何使故事教学的板书设计更有效,更艺术,笔者愿与您一起不断完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