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快乐学习

作者: 张雪香

摘 要: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去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关键词:快乐; 学习

中图分类号:G54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00-0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在入学的时候是带来渴求知识的火花的,但是这点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而产生了教学上最凶恶可怕的敌人──儿童对学习的冷淡态度。”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去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着力于培养创新思维。

的确,每个孩子都是怀着“我要学好”的美好愿望迈进校园的,很多孩子在低中年级时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高年级,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只是死板教条的记住了某些需要识记的东西,不会思考,所以学习也就退步了。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启发学生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取得更大成绩的持久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教学最大的成功是学生乐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开始之时,老师若用一个有趣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能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策划设计好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艺术极为重要的一环。一则出色而有情趣的导入艺术,可以在很短的几分钟里安定学生的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牵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理成章地渲染出一个浓郁的进入学习状态的最佳气氛。促进学生思考,还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我们以往的教学回答的方式只限于“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之间,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题目,总是怕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而不敢大胆发言,总怕错。但,其实一篇文章就是一个多面体,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看一切事物、事件、分析人物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研究,以激起自己的创新意识。

二、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

语文是生活的反映,并服务于生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从平常事中体验到不平常的人文精神。从而使他们的性格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打开”课本,将课本与社会、人生的大教科书联系起来,集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为一炉,拓展学生视野。同时要加强课外阅读的组织与指导,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去体味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开放心灵空间,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

三、在阅读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独立阅读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也影响着他的学习态度。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童年时期,就阅读一些关于自然界、关于本民族的英勇的过去以及关于文化、科学、教育的优秀作品。这些书籍将作为宝贵的财富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在这些图书中,关于英雄人物的书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些英雄人物成为孩子们摹仿的榜样。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开始于儿童对人的道德高尚和伟大的向往。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阅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摹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这一点对于培养思维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维素养,也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求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既没有了帆也没有了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四、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

要使小学生的生活快乐并且丰富多彩,就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所以我们一定要来关心这件事,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去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思考对于一把宝剑来说,就好像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有这块思考的“磨刀石”去磨砺,宝剑才会变得锋利无比。而记忆就好比宝剑劈向的对象,当你要劈开太多的东西时,就要经常的去打磨自己的宝剑,否则宝剑就会变钝,最后连什么东西都砍不动了。宝剑越锋利就能劈开更多的知识,对学生来说,越善于对周围世界动脑筋去思考,就会越主动的求知。主动求知,就会主动去“磨剑”,思考就会变得更锋利。二者和谐的发展,就会让学生始终对知识抱着一种渴求的态度,越来越愿意主动去学习。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会成为难事了。

当然,学生快乐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关爱的眼神、鼓励的话语、成功的表扬和激情的课堂。因为:“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参考文献:

给教师的建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