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学校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
作者: 高永新摘 要:教学语言的良好发挥能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研究和掌握英语教学语言的特点,对提高英语教师教学语言水平,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关键词:职校英语; 有声语言; 无声语言; 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27-001
在教学中,教师讲课以及指导学生学习所使用的语言,叫做教学语言(Teaching Language) 。教学语言的表达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厌学或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存在,英语教师就更应该寻求较好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好各种语言技巧,使自己对知识的讲授生动有趣,富有“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形式多样,但就其表达方式来说可分为口头语言(Oral language)或叫有声语言、文字书面表达语言(Written language)和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无声语言。
一、运用口头语言在课堂活动中传递信息、进行思想交流
口头语言是以说和听的形式进行思想交流的语言,它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信息传递的主要表达形式之一。笔者就谈谈口头语言的两种新形式:独白式和对话式。
1.独白式语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主要用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
例如,课前复习上一堂课所学的知识或向学生介绍新课的大意以及本课主要掌握的内容,或在课堂结束时对本堂课作归纳总结,提出要求。无论是哪一个阶段,教师必须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我要学”“我想知道一切”的求知欲望,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
教师在进行独白式教学时,要使学生听得心领神会,就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语言规范,语音标准。教师的课堂语言理应是学生语言的样板,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所以教师教学时必须使用标准的、规范的英语,在语音、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尤其应注意[h]和[f]、[m]和[n]、[I]和[w]和[S][j]和[?廾]等发音的准确。②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教师的语言还要注意气息的控制,不能有气无力,前重后轻,要防止听者只能听清前半句,听不清后半句的现象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每一个词都清清楚楚地送进学生的耳朵,让学生听起来有清楚而舒服的感觉。③鲜明生动,富有情感。教师的语言在力求准确清晰的同时,应讲究生动、形象、文雅、风趣、富有情感和节奏的艺术效果,使学生为之而振奋,从开始便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角色。④简明扼要,避免重复。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洁净、明快,决不允许啰嗦、表达不完善,要防止语病,减少紊乱,杜绝口头禅,否则,既给语言添染了污秽,使学生受到不良影响,又占去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消减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稳定长久,学生也能最大量地获取信息。
2.对话式
对话式语言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某项活动,相互传递信息所需要的方式。主要用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自然对话或针对某一知识的讨论,往往是由老师先引出话题,然后由学生作答,这种形式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以及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用对话式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做到语言亲切和蔼,真诚耐心,特别注意要多使用赞美语言。当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时,多说“Good!”“You are so clever.”“Never mind”等具有赞扬性、启发性、鼓励性的话,使学生大胆开口,踊跃回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享受成功的喜悦,更加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使用文字语言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主要手段
文字语言也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主要手段。它用于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板书于黑板或制作于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文字语言应做到板书规范、设计合理,字迹工整,有时可使用彩笔突出重点。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得到美的享受。文字语言同时也包括简笔画、图表等辅助教学形式。这些形式可将课文的重点、难点以更形象、更直观、更简明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时候会带来文字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它除了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外,还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大脑里得以形成并获得有效理解,对其保持久远的记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三、夸张的运用形体语言能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形体语言是指用人的表情、动作等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
形体语言又称无声课堂教学用语,通常表现为点头、摇头、微笑、眼神、动作、手势等。即是以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目光交流等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语言,它可以表示赞同、否定、满意、提示以及形象的比喻,创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以介词“through”为例,教师可用一只手的姆指和食指做成一个圆,用另一只手食指穿过这个圆,学生就能直观的了解这个词的意思了。再比如,用目光交流,教师不妨运用自己的眼睛去传递和捕捉信息,表达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当学生表现好时,教师的目光是赞许的,当他们的表现欠佳时,教师的目光可以是严厉的;提问时教师可以给他们投去鼓励的、期待的目光。相反,教师也可以及时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出他内心的疑问、态度以及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手势语可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明了。
总之,上述几种教学语言各有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象、情境各取所需。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内容,备学生,还应备语言,要进行语言的设计,把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形体语言恰到好处地迁移到教学之中,做到使用合理、恰当、得体,以便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效果,增强感染力,真正使学生易学、乐学、勤学、会学,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