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河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作者: 孙卫星 吴军霞摘 要:加强各省直机关单位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游戏娱乐类体育竞赛,有效促进省直机关公务员的体育锻炼热情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发展。
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55-001
“适宜的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身体的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国家公务员作为国家各级决策系统的领导者和服务者,随着工作强度的加大、脑力劳动和静坐时间的增长,日常身体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近一段时期以来报道和关注有关公务员“亚健康”的比例在不断增多。河北作为发展中的环京津商务圈的主要省份,省直机关公务员的身心健康是其从事一切工作、决策以及服务社会的必要前提,调查和了解我省省直机关公务员参与体育锻炼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河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科研支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河北省省直机关在职在编的公务员。
2.研究方法
主要应用目前国内外有较高效度具的“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和自编的体育运动习惯调查问卷,对各省直机关公务员进行随机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239份,回收209份,有效问卷200份;最后将统计数据结果与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整理并撰写成文。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整体健康状况分析
按照评分标准计算出了每份有效问卷的总分,得出河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将得出结果进行等级划分,整体分析河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轻度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15%,中度及重度心理障碍人数仅为8%;根据200份有效调查问卷结果中最低分仅为126分,最大值为279分,对各项目进行因子归类,寻找各因子中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或心理障碍的表现发现,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和焦虑排在影响河北省省直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前三位,尤其以轻度心理障碍人群中这三项因子得分较高。
2河北省省直机关公务员中不同锻炼习惯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将公务员人群中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进行划分,SCL-90总分的排序是参加体育锻炼的公务员小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公务员,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公务员小于不锻炼公务员,且在各问题心理状况中各分数段人群也呈相同的分布趋势,说明体育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水平。同样分析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各因子指标得分,分析三个人群中不同心理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表1不同体育锻炼习惯人群SCL-90各因子分平均分的比较分析
因子 经常锻炼 不经常锻炼 不锻炼
躯体化 1.01 2.14 1.69
忧郁 1.26 1.35 1.87
强迫 2.09 2.47 2.11
人际关系敏感 2.27 2.86 2.81
焦虑 1.36 1.49 2.44
敌对 1.79 1.77 1.81
恐怖 1.77 1.87 1.71
偏执 1.21 1.35 1.81
精神病 1.34 1.38 1.32
其他 1.52 1.82 1.52
分析表1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的各项心理因子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几乎不锻炼人群相比较,各项指标皆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几乎不锻炼人群;其中参加体育锻炼的公务员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强迫因子和焦虑因子、躯体化因子和偏执因子、其它(饮食与睡眠)因子得分与其它两个人群有较大差异;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们的敌对因子,使人产生好斗心理,因此在经常参加锻炼的人群中敌对因子得分平均值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不经常参加爱体育锻炼人群与几乎不锻炼人群相比,在忧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以及其他因子得分平均值上有较大差异,但不经常锻炼人群在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强迫症状因子以及恐怖因子比从不锻炼人群较高;分析两类人群中,从不锻炼人群中以女性公务员为主,这与女性在以上方面情绪或心理表现较低有关,而在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以男性公务员为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一些其它原因并不能经常性的、固定时间内参加体育锻炼,因此对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和强迫症状因子和恐怖因子关注度和敏感度较高。
3.不同体育项目锻炼下省直机关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对于参加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水平都有积极的影响,各心理因子的得分平均值均在2分以下;将篮球、足球归为同场竞技类身体对抗项目,乒羽球隔网竞技对抗项目和舞蹈类自我表现项目中:男性公务员中从事身体对抗类项目锻炼的人数较多,身体对抗项目提高躯体化因子、敌对因子和人际关系因子的敏感度,但因为羽毛球水平的提高对身体运动强度的要求较高,因此从事羽毛球项目的锻炼者躯体化因子得分也相对乒乓球和舞蹈类项目的躯体化因子得分较高;女性公务员人群中选择运动量适中乒乓球、羽毛球和舞蹈类项目可以有效改善躯体化、忧郁、焦虑和敌对因子心理状况;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都对精神病和饮食、睡眠心理因子有积极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体育锻炼对公务员人群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调节公务员因人际关工作压力等造成的睡眠、饮食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对强迫、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等方面的心理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2.建议
加强各省直机关单位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游戏娱乐类体育竞赛,有效促进省直机关公务员的体育锻炼热情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双重发展。
注:本文是《201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1TYOO6》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55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