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朝阳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 孙生俊摘 要: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生产、交换和消费精神文化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它既是精神行为,又是一种经济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既遵循人类社会的认识规律,更要遵循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朝阳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盯住朝阳以外的消费群体,以我们独有的文化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吸引域外消费群体到朝阳来进行文化消费。
关键词:朝阳; 文化产业; 思考
中图分类号:F1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165-002
目前,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领域包括演艺业、动漫业、文化娱乐业、游戏业、文化会展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品和工艺美术、艺术创意和设计、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和相关服务等十个方面。这是就全国而言的。那么就一个地区来讲,重点发展什么文化产业,必须深入分析各地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要素配置情况和消费需求情况。
从消费需求看,朝阳发展文化产业,大体面向区内和区外两个消费群体。朝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普通居民家庭用于除教育消费以外的文化消费人均低于100元,少的极其可怜,其中用于域内文化消费更是微乎其微。因此,朝阳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盯住朝阳以外的消费群体,以我们独有的文化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吸引域外消费群体到朝阳来进行文化消费。
从文化产业生产要素配置情况来看,朝阳发展文化产业,共性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而就不同的文化业态来讲,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具体讲,发展演艺业,缺少独具特色的演艺形式和演职人员;发展动漫业和游戏业,更是缺少掌握动漫制作技术和游戏软件开发的关键性人才;发展网络文化、文化产品数字制作和相关服务,发展基础十分薄弱,专门人才严重短缺;发展文化会展业,全市各地都做过有益尝试,北票辣椒节、凌源花卉节、建平杂粮节、朝阳大枣节、朝阳化石节等,但发展规模小,特色不突出,影响力不够,还不足以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发展艺术创意和设计,没有或者说少有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发展艺术品和工艺美术,喀左紫砂、建平绒绣和剪纸、凌源皮影,有一定基础,但产业规模不够,投入不足。
分析朝阳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生产要素,主要优势就在于丰富的生产资料,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朝阳具有悠久的历史。大约一亿四千万年前,地球上第一只鸟栖息在朝阳茂密的森林里,第一朵花绽放在朝阳广袤的大地上。早在10万年前,鸽子洞人已经生活在朝阳这片热土上。5500年前,红山先民生活在这里,创造了享誉世界的红山文化。朝阳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朝阳具有灿烂的文化。一是丰富的化石文化资源。朝阳是世界上中生代古生物化石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知的化石产地100多处,分布区域一万多平方千米。朝阳化石独一无二,举世无双。它具有广泛性。除了几条年轻的山脉,朝阳绝大多数地方都有化石;它具有多样性。到目前为止,在朝阳陆续发现了中生代白垩纪的各种生物化石,共计11门36纲65目171科343属628种;它具有不可再生性。这些化石大多形成于1.25亿年前独特的地理条件下,不可再生;它具有世界性。朝阳古生物化石的蕴藏、发现、保护、开发,绝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事情,它属于全世界;它具有人文性。它含有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产生源流信息,与人类息息相关。朝阳化石极具科学价值、经济价值,是稀缺的旅游资源。二是独特的牛河梁红山文化资源。1981年中国考古专家郭大顺、孙守道等在建平县与凌源市交界处发现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这是一处祭坛、积石冢、女神庙集于一地的大型祭祀遗址。距今5000~5500年。红山文化时期,社会正处在农牧渔猎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已成为经济来源之一。农业的发展为家畜饲养业奠定了基础。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制陶业、石器加工业、玉器加工业等。社会的分工促进了社会的分化。红山人也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发展到更高级的祖先崇拜,产生了原始宗教,大型的祭祀场所坛、庙、冢应运而生。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文明古国阶段。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评述说“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三种遗址的发现,代表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它的社会发展阶段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从这里我们看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极具历史价值和旅游开发前景。三是丰富的历史遗址遗迹资源。朝阳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历史文化区。从燕长城气壮山河的伟岸身姿,到鲜卑族建朝“三燕”的鼎盛繁华;从隋唐时期东征高丽的战略要地,到契丹族饮马长城的强势兴起,从辽金的古城古塔,到明清的庙宇亭阁,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曾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着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碰撞。时至今日,朝阳境内仍然存有燕长城、汉墩台、三燕古都、辽金古塔、明清寺庙、喀喇沁右翼王陵等历史遗迹3000多处。四是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朝阳是东北地区佛教圣地和佛教文化传播中心。这里佛教寺院众多,有东北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龙翔佛寺,有我国最早西天取经的僧人释昙无竭,有五代同体、两佛舍利同现的朝阳北塔。朝阳佛教对朝鲜和日本佛教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起到了重要的“黄金纽带”作用。五是丰富的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平的剪纸、十王会,喀左和北票的东蒙民间文学,凌源的皮影,朝阳的大秧歌等。这些都成为朝阳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优势资源。
朝阳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打造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旅游文化产业。如何利用这些优势资源来发展朝阳的旅游文化产业,要突出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切实做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发展规划,能够确保文化旅游产业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要在全面摸清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明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项目、推进步骤、主要措施。近期,中共朝阳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文化强市。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具有朝阳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5%,培育形成一批十亿元级文化产业园区和亿元级文化企业,形成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和文化主导行业。制定出台《朝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演艺娱乐、广播影视等主导产业。
按照《朝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建设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牛河梁红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凤凰山文化旅游园区、三燕文化展示区、清风岭中国地文化旅游园区、喀左紫陶之都产业园区、凌源热水汤旅游休闲度假区、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骆驼山农家乐生态旅游园区、燕山湖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区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成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带和文化产品交易集散中心。逐步形成和完善一县(市)一品、一县(市)多品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构建行业重点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结构布局合理、资源有效聚集、市场统一开放的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第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域外资金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市自身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向文化旅游产业。资金成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要扩大文化旅游产业市场准入,鼓励域外企业和有识之士投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吸引域外资金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例,建平县在全面分析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托牛河梁红山文化国家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牛河梁红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8平方千米,按照天、地、君、亲、师的布局,建设56米高中华母祖塑像、10万人大型祭拜广场、红山女神宫、演艺大剧院、民俗文化村等,总投资大约30亿元。通过招商引资,东兆长泰集团公司以BT和BOT模式投资,大体利用5年时间完成整个园区建设。今年,将建设56米高中华母祖塑像、10万人大型祭拜广场、红山女神宫。
第三,认真落实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对接,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在投资核准、注册登记、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逐年增加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第四,加速培育骨干文化旅游企业。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文化主业突出、多元发展、核心竞争力强、资产总值和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骨干企业和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成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和市场繁荣的主力军。鼓励、扶持文化旅游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文化旅游资源,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团,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化运营的发展模式,做大市场规模,实现与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对接。围绕木化石雕刻、紫砂、剪纸、皮影人物、绒绣、辣椒画等工艺品生产研发,接长产业链条,组建相应的工艺美术产业集团,提升工业化生产水平,扩大产业规模,打造朝阳特色工艺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