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小学生可参加的科技活动、竞赛项目分析与选择
作者: 聂德勇摘 要:本文把目前南京市中小学生可参加的各级各类科技活动、竞赛项目加以罗列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选择建议,供广大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科技活动(竞赛)项目; 分析; 选择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76-001
一、主要活动、竞赛简介
目前南京市范围内可参加的科技活动与竞赛项目大致分为科技创新类、小发明类、信息类、机器人类、“三模一电”类、少年科学院类、环保类、综合类共八个大类。按照这八大类,分别从活动名称、主办单位等方面列表简介如下:
二、简单分析
1.关于主办单位
目前青少年科普活动发起的主导力量是各级科协及其科普职能的机构或处室。
2.关于教育部门
按照“科普法”的规定,必然是科协唱主角,教育部门只是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育部门可以通过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做好中小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教育,并能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科协等部门做好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提升。
3.关于社会力量
以上活动中,出现了许多社会力量参与主办青少年科普活动,这正规吗?合法吗?中小学生能参加吗?“科普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由此看来,社会力量搞科普,甚至适当收费、盈利,是有法律依据的,不过自愿参加为主。
三、如何选择
作为学校,作为科技辅导员,面对如此众多的科技活动,全部参加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选择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看主办单位中的行政部门排序
如果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独立发文或排第一位的主办的活动,那必须得积极参加,如南京市教育局主办的“五小”活动。科协、共青团、体育局、社会团体牵头主办,但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与主办、协办、支持的活动,也可以积极参与。如果是没有任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参与的活动,甚至有的还要收费、以盈利为目的,这样的活动学生自愿参加。
2.看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发展的需要
目前,南京市范围内正规的中小学科技特色学校评选,主要是南京市教育局评选的“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基地学校”,江苏省科协、省教育厅评选的“江苏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前两项偏向于单项活动、竞赛成绩优异、校内普及率高;后者偏向于省科协主办的活动、竞赛参与率高且成绩突出,比较综合,如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模型、机器人等。
3.看师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发展需要
其实这个原则应该放在选择的首位。如果是出于个人爱好、特长参与的科技活动,最能激发其参与的主动性与创新潜能,产生的教育成效也是最好的。
最后,在这里还要提醒一句,不要刻意向家长宣传某某比赛获奖对学生升学有好处,淡化参加科技活动的功利需求。而且,南京市范围内也没有一项科技竞赛获奖是与学生升学直接挂钩的,如果有,科技竞赛获奖证书只是作为该生申报“科技特长生”[7]时的科技特长证明,学生的文化成绩仍是主要升学条件。
参考文献:
[1]南京市教育局.关于举办南京市第十四届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2]南京市教育局中教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五小”活动的通知[OL]
[3]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 关于举办第二十三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
[4]中国科协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第十二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通知
[5]常宁市科学技术协会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6]扬中教育网.转发《关于开展第二批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评选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7]南京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2年南京市中学科技特长生招生工作的通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76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