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寓教于乐之我见

作者: 仇防震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需要。在这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乐在其中”。

关键词:数学; 素质教育; 快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03-001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需要。在这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觉得“乐在其中”。“快乐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现就此浅谈如下:

一、提高兴趣法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生的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而要教师从各方面给予引导。

1.语言引趣

数学教师在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学生用常规算法,很难计算出来,有的学生甚至很难理解题意。老师用这种策略去解,和学生比速度,学生发现有时候还没想出解题方法,老师就已得到了答案。此时学生对老师的算法就充满了好奇与渴求,这时再给他们介绍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效果就会比直接讲好得多。优美的语言,有趣的例子,能给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奋发进取的信心。

2.设问引趣

“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简单随机抽样时出示一个题目:清明前,学校决定选一部分学生去扫墓,有以下问题:

①从我们班45个同学中选5个同学去扫墓如何选取?

②从全年级的2个班选10个如何选取?

③从全校的600名学生中选30名,各年级比例相同,如何选取?

这样逐步精心设问,使学生思维逐渐活跃,思路豁然开阔,心情愉快地掌握了知识。

3.展示教学引趣

数学是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的真善美事物,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数学的表象包含着诸多的美学特征,数学先贤的睿智是令人叹服的。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时,表面积随着不同的摆放而变化,学生们对这奇妙的变化充满了兴趣。在教学中要深入探究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点,同时启发学生留意观察自然界中的一些有趣的事实,使学生感到美的熏陶,从而不再感到数学枯燥乏味。

二、鼓励参与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从各方面尽量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讨,让学生在自学中、讨论中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思考问题、探索结论的兴趣和热情。

2.让学生走上讲台

在“兵教兵”这一环节,可以适时适当地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一个片断的教师角色。这样既满足学生喜欢参与及自我表现的心理,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同时极大地激起了其他学生的好胜心理。当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顶峰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

3.让学生自编练习题

讲完一个章节后,适当地让学生自编练习题,可以使学生更为熟练地掌握与应用所学知识,对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十分有用。教师从学生自编的练习题中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水平,并且还能够发现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的地方。教师再把自编的练习题整理归纳去粗取精,返还学生进行练习。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潜在力量,使学生的心智活动得到改善,提高了能力和智力,又使学生兴趣倍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4.让学生自己改错

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在改错的过程中,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考察角度不同,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去改,这样既能保证改错的准确度,又能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判断、分析等多方面能力,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及时表彰法

成功和快乐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特别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因势利导。不论在课堂提问、板演还是在单元测试中,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学生中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取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信心,奋发向上。实践证明,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越好。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成功的机遇,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4]崔相录主编.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5]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李瑾瑜等编.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