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浅见
作者: 任树元摘 要:高中数学是学好其余理科的基础,但是却是很多学生高考时的拦路虎。很多学生在谈及数学的时候都有一种仰视大山的感觉,感觉不可征服,其实数学学习也是有迹可循,有法可依的,本文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教法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思维; 重复; 工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23-001
数学学习,和其余学科虽有不同之处,但是也有相像的地方,那就是培养思维,重复,善于运用工具。这是学习的共通之处,但是在数学当中这几点若能充分发挥作用,那对数学的学习就会有莫大的帮助。
一、培养思维指挥官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况的间接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好坏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在学好数学上有重大的作用。但是数学思维不能被人感知,可又真实存在,这为培养数学思维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虽然数学思维是虚无的,但是它的外在表现就是数学的方法,即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就可以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人们经过多年教学经验已经总结出了很多切实可行,并且效果不错的学习方法,比如:“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就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习兴趣,由于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学生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都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而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可以真正做到图文并茂,直观,简洁,一目了然。
联想的方法,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作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可以科学的、合理的联想与之相关的新知识,这就会深层次的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过程,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获取新的知识,并有自己的见解,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查漏补缺,复习重复
众所周知,学习没有捷径,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真正掌握,只有做到掌握了渔具才能有更多的鱼。
重复包括很多种:课前预习、课中教师的教学、课后习题、考后或者练习后总结反思、查漏补缺等都是重复的过程。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这正是学好数学的不二法则,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不懂之处,自认为重点之处,做出标记,这样就可以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候有重点,有目的,有效率的听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也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把教学重点和难点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在其他时间拿出来复习,同样是重复的过程。课后作业,课后练习,这是将课前和课上学到的知识深化在大脑里的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不仅是知识的运用,同样在运用的过程当中就把课上学到的新知识做了重复记忆。而且,每个知识点在练习题中都不是单独一题,而是多题甚至多种类型,这是个重复过程。在这个重复过程当中还应注意将总结反思做到位,只有不断总结,才能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题型之间的区别,以及各种题型的独有的解题技巧,并做好记录,这样心里有了模型,就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考试当中的解题速度,争夺高分。查漏补缺,也是本着复习重复的原则。
三、用工具
善用工具对学生学好数学有很大帮助,工具有两种含义,其一为各种教学道具,另一为老师、同学、父母等可以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教学道具,很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往往是比较抽象的,没有一个可感的形状,这样人们在接受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借助道具就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给人直观的感觉,这样在接受起来就轻松多了。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这样每个人对相同的数学知识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这时候,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和老师交流还是和同学、父母交流,只要用心就会发现,其他人的解法和自己的不同之处,即便是相同的解法,也可能因为思维方式不一样而导致解题时间有细微的差别。古代大儒还有“不耻下问”呢,作为一个正处在丰富知识阶段的高中生而言,经常向老师发问,和同学交流,对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思维的培养,工具的运用以及重复的过程,这三者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将他们分裂来看,要从统一的角度,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才是完美的教学方式,既在培养思维的时候,将知识进一步的重复,加深掌握,也要尽可能的利用工具将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缩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这样会为其建立自信,不再索然无味,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学的学习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并不是不可战胜,而且是有迹可循,只要老师和同学做好沟通,老师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将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好,做好领路人,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端正态度,刻苦学习,坚持,坚强,共同努力,数学成绩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微,学周刊,2011年33期
[2]高中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科学大众,2011年03期
[3]浅谈高中数学问题教学,学周刊,2011年第35期
[4]浅谈高中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民营科技,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