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训,提高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效果

作者: 黄利荣

摘 要: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建立在电子技术的进步基础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现代化步伐加速,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电子行业是一个技术更新很快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很高,不仅要有扎实的软硬件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如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对于我们这些电子技术教学的老师来说是一大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关键字:电子技术; 实训; 教学; 提高

中图分类号:TM1-4;TN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31-002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也同时促使企业重点关注制造工艺对产品质量的作用,开始规范工艺,对能熟练掌握规范操作技能的人才需求大幅上升,同时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技工学校,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才能做好人才的培养呢?我们发现,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只是关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及考核,这更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才”,而这恰恰与社会生产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相悖。经验告诉我们: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对现在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朝着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发展,才有可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开设合理的电子相关实训课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其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践,实现理论与能力的统一

学校开设实训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依靠日常的理论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才能完成。但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应该是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再经过专业的项目来不断实践这些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等综合能力,最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所得相结合,成就个人的专业能力。要实现此目标,就要运用恰当合理的表现手段和教学方法,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各自不断扩充和完善,最后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统一,从而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与学习的动力。因此在电子实训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电子实训课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要时刻关注电子科学的发展,把最新的技术和最实用的知识带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笔者曾经在完成串联式稳压电源安装实验后,鼓励学生以此为例,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给自己的手机设计一部充电器,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亲手制作出一个个既好看又实用的充电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最终也让他们的能力得到了不小的锻炼。因此,在实训教学课堂中,一方面要使课堂生活化,让理论知识衍生出生命力量;另一方面,要适时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在生活中学习、建构知识,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提升学生的生活价值。

四、优化实训建设,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实训质量的重要前提,所以作为实训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对实训中的电子元器件和各类仪器设备的功能、参数以及维护都很熟悉。再者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和下企业实践,及时了解行业内最新资讯,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方向,与时俱进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落后社会现状和需求,当然,教授实训课本身对老师自己也是一种锻炼,也能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2.加大实验投入,创造良好的实训和教学环境

实训教学所需仪器设备、场地与环境等是保障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对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中,发现加大对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的实验设备的投入或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对原有设备进行升级改装或者自行设计研发新型试验设备,如仿真软件等,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现代实训教育的需求以及社会生产的实际需求,能够大幅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发展方向的准确性,从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或者即将从事的工作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再者,实训课的教学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的利用相关设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形成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同时也能更好的突出重点,扩大课堂教学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建一个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将老师的见解、课件、典型试验以及学生之间的探讨等等内容放到这个平台上来。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教学平台,打破传统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课堂得以拓宽,也便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对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提升学生的眼界、思辨能力有很好的帮助。

3.制定合宜教学方法

实训前,教师应该做好充足准备,对实训课题和内容、难易程度和工作量有充分的了解,制定实训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然后确定合适的训练量和时间,训练量以学生不失去兴趣,不产生疲劳和逆反心理为度,允许因人而异,训练时间上对能力偏弱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宽松,并加大对其的辅导。同时,老师在给学生布置实训任务时,要对他们做好介绍,使学生明白实训的任务、目标和操作方法,特别是要把实训过程中碰到的仪器的操作规程、安全规范以及工艺要点跟学生交代清楚,让学生都能按照规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教师既要坚持以学生独立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同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检查、引导。

建立和完善一体化教学体系,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由相关的专业老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规划好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并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4.产校结合,提升实践能力

实验室的环境中所能进行的实训项目比较局限,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适应日后工作中所需面对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也积极利用广东省政府对开展技工院校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的支持,联系各个电子类生产企业,为学生争取到进入生产一线实训的机会,让他们在现实生产中接受更细致更专业性的培训,并通过对生产现场的观察和实际操作,来验证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操作规范,锻炼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起到提升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作用。

5.改善评价体系

在实训时,分时间段组织学生对各自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互评,鼓励大家分享心得,探讨问题、相互帮助、改进作品。老师在做出最终评价时,应该参考其他学生的意见以及观察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操作的熟练程度、调试方法正确与否、测试数据是否准确等综合情况来给出评价,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挫折与困难,多给学生一些成功机会和体验。

五、结束语

通过对电子实训课程的探索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文焕,金平,刘艳,闫捷.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9):100-103

[2]李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8):141-142

[3]黄海燕.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子实训室建设研究[J].教学研究,2012,(2):21-22

[4]黎望怀,鲁波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师,2009,(9):5-6

[5]梁丽.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3):69-7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