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作者: 朱慧摘 要:在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已由原先的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而高职教育要能实现社会所期望的价值, 赢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就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优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内涵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内涵; 优势; 理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36-00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与洗礼,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多层次、多类别相互竞争的阶段。高职教育要能实现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赢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就必须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优势,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的特色建设、品牌建设等一系列的内涵建设。
一、以市场为导向,确立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为内涵建设指明方向
所谓办学理念就是一所学校办学的信仰,是学校办学追求的目标,它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走向。目前,我国众多的高等职业学校都是由原先的中等职业学校升级而来,很多学校虽然在规模上、体制上升了级,但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仍然沿用着中等职业学校时的办学思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不管升级为什么,它依然脱离不了“职业”这个核心,因此,离开市场,谈高等职业学校办学理念如同纸上谈兵。高等职业教育要同市场、企业不断接轨,了解市场、企业对学校办学的需求,使高等职业学校办学做到有的放矢。
二、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教师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成为学校教育所期望的人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师资建设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高师培养的教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针对性不强,导致高职院校引进的青年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不强;还有高职院校教师结构不合理,紧缺的专业招不到教师,公共课老师人满为患等。对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大专业课教师的引进力度。高职院校要千方百计加大专业课程老师引进力度,高职院校在财力上要给予足够的保证;同时,高职院校要提供高层次人才发挥才干的制度保证,打消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后顾之忧。另外,除了向普通高等学校引进教师外,高等职业院校还需要有计划地向社会、企业中引进一批全职或兼职的技术性教师。第二,加大已在职教师培养力度。尽管有的教师成长是由学校走向学校,但是,来到单位后的发展,高职院校还是有较大的主动权的。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开展合作,进行对接,使我们的年轻教师可以顺利的进入企业进修,了解最新的技术前沿等;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大力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在校内实行“老”带“新”,加速新教师的成长。
对于学历层次比较低的技术性教师,学校要鼓励这些教师提升学历,在制度上和财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和具有学历培养的单位合作,开展联合再教育工程等,给教师提升学历提供最大的帮助,从而加速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建设。
第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能力提高方面,高职院校不能急于求成,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除了常规的开展一些老教师的“传”“帮”“带”,教学能手大赛以及邀请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学者对青年教师讲学等活动外,学校还要积极引导教师自己主动参与到提高教学能力的活动中来,这样让内因与外因一起发挥作用。
三、以品牌带动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点
作为高职院校,能否吸引学生积极报考,根本就在于你这所学校有没有在社会上叫得响的专业,也就是常说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等。就我国目前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并不是很明显,很多专业在普通本科教育中都有,这就导致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同时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坚持“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创建特色品牌。然而,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注重优势过多,基本上走的是“我们能上什么专业就上什么专业”、“有什么专业的教师就开什么专业”的路子。近几年,很多学校注重了市场需求,却忽视了自己的优势,变成了“社会上急需什么人才就开什么专业”,“什么专业招生容易就上什么专业”。前者有优势,但部分专业市场需求不旺,很难招到学生,后者有市场,生源火爆,但缺少教师、缺少设备,提高质量成了一句空话。因此,专业设置一定要坚持“需求与优势互动”的原则。有优势、又有市场的专业就可开设,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上什么专业;没优势、又没市场的专业坚决不开设。
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对于原来有优势又有市场的专业要继续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对那些市场需求不旺的优势专业,要加以变通,想办法开拓市场,并向相近的火热专业靠拢,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有市场、没优势的专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加大师资引进、培养和设备购置的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尽快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管理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有力保障
科学管理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比然要求,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保障线。对高职院校管理层来说,必须树立“为师生服务”的管理理念。以服务为宗旨,打造高效运行机制,树立以服务为宗旨和服务教学一线的理念,以为广大师生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为目标,以人才培养过程为主线,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明确各项工作的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作质量标准,创新服务方式方法。要注重“以人为本”,将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努力创造和谐的校园管理局面,以确保学校内涵建设顺利开展。
总之,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内涵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质量、特色、管理只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这些都是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工程。
参考文献:
[1]邢平均.试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青年论坛
[2]朱萍华.关于高等职业院校促进内涵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9(26)
[3]许德宽.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