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读到的

作者: 刘晓妹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儿童自我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凸显出儿童生成的内部需要、个体自主性、教育建构性、师生互动对话等特征。为了更好地实施儿童自我教育,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需要探索有效途径。

关键词:儿童; 自我教育;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96-001

一、儿童自我教育的内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儿童如果没有自我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生理心理发展发生了较大的飞跃,他们已经具有主体性、创造性、个性丰富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儿童这些年龄特征,更需要培养和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其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儿童个体为中心,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和认识规律,在一定意义上借助成人的外力,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自由主动地进行有选择有创造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即儿童的自我教育。

儿童的身心各方面生理机制发展未成熟,各种思维能力素质发展未完善,儿童只是“小大人”,有人质疑,可他们已经具有了自我教育的潜力和可能性。虽然儿童的形体弱小,头脑幼稚,各方面发育不完全,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局限,但这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儿童最大的特征是全身各部分都处在一种动态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因此特点,儿童已经具备自我教育的潜力和可能性。

二、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是儿童发展的内在要求

儿童生成表示儿童的成长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对象的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生长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阶段性的过程。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因素,儿童的生成是主体的自我生成。其中,儿童的自我教育是重要的环节,作为一个不断生成的人,对于儿童来讲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2.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今天,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多元化的世界,事物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任何的教育阶段都不可能教给孩子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因此,终身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终身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具备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即让个体获得一种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自我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儿童正处在人的一生中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从儿童早期就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努力协调好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关系,将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视为学校教育的主体,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影响深远的一次变革,试图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发展,是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儿童的自我教育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和培养个性的教育,它要求儿童不满足于书本上和生活中所提供的经验和结论,要引导儿童自己主动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掌握新工具,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体意识,拓展自我价值。

三、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

1.充分运用榜样力量

榜样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儿童的榜样是多种多样的。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发展。在家庭中,父母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亲自为孩子做示范。教师是儿童心目中最崇拜的人,所谓的“向师性”,就是指教师对儿童有一种“暗示”作用。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形象和举止,尽量塑造完美的一面,也可以利用书中、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提高儿童的自我教育意识。

2.努力结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儿童自身经验的获得,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以儿童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为基础,注重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体验和交流。教师还应努力创设一些情境,给儿童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

3.大力开展自主活动

无论活动是自发的还是引导的,都是最好的学习。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活动本身的魅力所在,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效果最明显。在开展儿童自我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让儿童主动参与各种活动,不应该包办代替。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而不是主导、领导,大胆放手让儿童真正投入到活动中。当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帮助,但不要完全干预。这样,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不但教育了自己,也锻炼了能力。

4.有效配合家庭教育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更容易把他们当作学习的榜样,无形地接受教育。家长应当注重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轻松、快乐的氛围,努力建构一个学习型家庭,让孩子自主思考、自主活动、自主探索,建立创新意识,自己能够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不仅局限于父母,周围的亲戚友人也可以充当教育角色,教育地点也不只限于家庭之中,在户外或公共场合也能随时进行家庭教育,便利而有效地培养了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

5.积极创设情境环境

环境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儿童的生成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情境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纲要的这一精神,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积极努力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等情境环境,吸引孩子的主动参与,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校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韫玉.简论自我教育,教育研究,[J]2000年第2期,第45页

[2]杨桂琴.浅论自我教育的内动功能,淮南师范学院学报,[J]2001年,3(3)

[3]平全虎,孔庆新.应当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自我教育[J]太原科技,2004,(0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