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移动技术训练的研究
作者: 李娜 刘烁 王瑾摘 要:随着篮球观念的改变,过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想有所淡化,赢球靠防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特别是篮球防守的变化,朝着集体性、多变性、攻击性、破坏性、主动性的方向发展,使得比赛越来越扣人心弦,更加具有观赏性。
关键词:篮球; 防守; 移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153-001
一、前言
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不仅要培养球员具有敢打敢拼的顽强作风以及坚忍不拔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要加强各项基础技术的训练,尤其是脚步动作训练。只有扎实灵活的运用脚步移动技术,才能在比赛中达到预期效果。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主要是业余体校30名男篮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
三、分析与讨论
1.篮球防守脚步移动的概念
防守移动是指在篮球比赛中,球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速度、争取高度等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的总称。
2.篮球防守脚步移动的重要性
防守脚步动作是篮球运动的基本功,是直接影响篮球各项防守技术动作的发展和动作质量的关键,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也是各项技术、战术的基础。
3.防守脚步移动技术运用的特点
防守脚步移动技术运用要善于观察场上情况,在行动中做到快慢结合、真假结合,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发挥水平。
4.防守技术分类
4.1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持球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尽力干扰和封盖对手投篮、堵截其运球突破、封锁助攻传球,并积极的运用抢、打球等技术,以达到获得控球权的目的。防守队员应站位于进攻队员与篮筐之间的位置上。
4.2防守无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的目的,首先是防接球,其次是阻截其突破路线和破坏掩护配合在三秒区内不能轻易的让进攻队员来回穿插。外线防守则要积极移动,迫使进攻队员退出习惯的攻击点。
4.3防投篮。尽全力不让对手到他习惯的投篮点投篮,迫使他改变习惯的投篮点、习惯的投篮方式和出手速度及弧度,迫使他勉强出手。
4.4防突破。在防突破时,应该快速抢先移动脚步、保持防守距离,不断调整防守位置,及时在对手移动的路线上抢占合法有利位置,用身体堵住对手突破路线。
4.5防传球。阻止进攻队员任意传球,用手臂干扰,设法使他改变传球位置和传球方式,封住传球路线,破坏传球落点,尽量使他传不到配合点上。
5.防守脚步移动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5.1防守要保持平衡。指场上人数分布相对均匀,各个区域内的攻守人数对等。保持平衡还包括以大防大,以小防小,这样与进攻队员相对称的情况。
5.2重视协防的配合时间及选位。防守位置的选择,应该根据“球—我—他”的原则,使自己的防守位置处在与自己防守的对手之间的有利位置上,形成三角形,其主要目的是破坏对手的传、接球路线,不让对手接球和伺机断球。
5.3重视防守姿势的训练。防守姿势是快速移动的前提条件。正确的防守姿势能提高运动员的防守移动的速度,抑制对方的进攻。
5.4注意防守脚步和选位训练。防持球队员要“正位”站在持球者与球篮之间,距持球人一步距离,准备让持球者向哪一侧运球则那一侧脚在后。防持球人一般要靠上去,迫使他向外线,边线运球,积极堵住他向篮下突破。
5.5训练队员正当的利用躯干和手脚的作用。防守时要会利用身体抢占有利位置,去阻止进攻队员移动。防守中更多时候是利用躯干堵截对方的移动路线,而不是用手脚去阻挡进攻队员的移动。同时要充分发挥手脚的作用,防对方投篮、传球和运球时手一定要张开,用真假动作给持球人施加压力。
6.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防守能力的因素
6.1防守的站立姿势不正确。不少运动员在防守时两腿站姿直立,两脚间距过大或过小,并且在防守部分进攻者要根据其特点来调整防守的脚步站立,采取一种防守姿势站立,很容易造成防守的漏洞或防守的犯规。
6.2防守意识差。在进行防守时,一味的跟随进攻方后退,而没有攻击性,缺乏主动性,队员一开始接受的技术就是进攻,即使练习防守也没有强调防守的重要性,训练中进攻接触的多,防守练的少,强化了进攻意识,而忽略了防守意识培养。
6.3培养运动员学习兴趣,消除消极影响。脚步移动技术动作练习比较枯燥。如练习的次数较多、时间较长、项目较多等因素影响,往往使学习者容易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将脚步移动技术应用进行分类,在日常的教学与训练中,针对球员的特点,进行防守脚步移动技术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所以,如何最大限度提高球队的防守效率及其训练方法是当今篮球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建议
防守脚步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也是比赛运用最多的一项基本动作,同时也是篮球技术教学的重要一环。
2.1重视脚步移动的训练,特别注意改变那种只重视训练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训练方法。
2.2加强身体素质、防守脚步移动动作与持球技术结合的训练。
2.3必须细致研究分析脚步移动的技术原理,结合不同的训练对象,采取不同训练方法,反复练习,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技术。
参考文献:
[1]叶国雄,陈树华主编.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
[2]张三璋,等编著.篮球防守基础技术战术训练法[M].哈尔滨:黑龙?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0
[3]范丽萍.浅谈篮球脚步动作[刊、中、I]重庆体育科学研究[J] -2001,-9(2)-29-33(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