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一般高中数学教学的困境和对策

作者: 彭宗喜

摘要:我们身处农村一般高中的第一线,要努力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实现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更新观念,以适应课程有效教学的需要,真正体现教学改革的优越性,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课堂,相信面临的困境一定会得到改变。

关键词:高中数学; 困境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37-001

据笔者对农村一般高中数学教学所做的调查发现,高中数学教学目前仍困境重重,具体表现在由于学生基础太差,自主探究流于形式、合作化学习浮于表面、学生学习效果差、效率低、厌学情绪严重,制止上课睡觉现象已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部分学生连抄袭作业的劲头都没有,对考试无动于衷,上交白卷已成平常之事,一系列问题表明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农村一般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刻不容缓。

一、出现困境的原因

1.学生层面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虽然200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新课改样本学校”,但所招的生源是在一高和二高招后剩下的学生,他们在义务段就学习基础差,是教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后进生,得不到教师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尊重,造成看问题偏面,处事冷漠,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求知欲不强,缺乏竞争意识,有的同学课堂心不在焉,课后作业马虎甚至不做,作业中同样的问题一错再错,反复更正评讲,但收效甚微,事倍功半;大多数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科学的学习习惯;解题不规范,过程缺乏逻辑性,对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教师层面

由于学校经济状况差,教师培训方面资金不足,课改后许多教师对新理念的认识不够深刻,甚至出现偏差,要么教学方式两极分化,一部分老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课堂气氛沉闷;一部分青年教师敢于尝试,善于标新立异,但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改换内容,想方设法迎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对学生评价观念落后,过分关注考试成绩,轻视过程,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间接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最终势必影响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3.家长层面

我校所招学生,在漫长的九年义务阶段,每次考试的差成绩,已使家长习以为常,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不抱什么希望,送到学校只是为了让教师把孩子看着,不出事就好,对学习成绩和学生的成长漠不关心。

4.知识层面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具有更多的知识量和思考量,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常在他们的学习中起主要作用。进入高中以后,这种简单的思维和记忆方式远远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由于教学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必须迅速提高;初中数学比较注重基础,常识性介绍的知识较多;高中数学则比较注重学科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和研究性,越来越接近科学体系,难度增大、内容加深、要求提高。

二、采取的措施及对策a

1.让学生在关爱中找回自尊

“爱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了能使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成绩和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能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应从关爱入手,做学生心灵上的挚友,让爱成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当学生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当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鼓足学习的干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信

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关键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信心,而主阵地是课堂。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簿弱,领悟知识的能力偏低,自主学习的习惯较差这些特点,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笔者认为,一般高中不能和重点高中一样比进度,要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完成高中的数学教学任务,首先,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对初中知识进行复习,打好基础,才能与高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衔接,然后利用三年半的时间,以低起点,慢进度对高中知识进行学习,分散教学的难点,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3.让学生思想在评价中得到升华

在教学中要转变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倡导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目前,大部分农村一般高中招生困难,学校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造成这种局面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我们身处农村一般高中的第一线,要努力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实现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更新观念,以适应课程有效教学的需要,真正体现教学改革的优越性,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课堂,相信面临的困境一定会得到改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