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者: 杨小春

绝知此事要躬行0

摘要:课外拓展实验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它对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眼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理教学; 课外拓展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47-002

目前笔头练习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毕竟笔头练习与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实践训练模式与笔头练习模式相比较有以下几个优点。实践训练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需要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取信息作为思维加工的基础;学生能直接从实践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评价能力;实践活动形式多样,能为各种学生提供全面而又有个性特长的发展条件。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一直尝试在物理课堂之外让学生做一些拓展实验。

一、每周完成一个生活用品做课外小实验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1.刘炳昇教授提出:应当提倡随手取材和自制教具(学具)进行实验2.在教学中能够适时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课堂实验。也在课外让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物理小实验,这样拉近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以八年级上学期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规划了学生课外小实验,基本保证每周利用双休日做一个课外实验。每逢双休日就不再布置笔头作业,学生只要回家做课外小实验。课外小实验与课内实验相互补充,而不是简单的用课外实验来代替课内小实验,它是课内实验的延伸和拓展。布置的小实验还要考虑到学生完成实验的可操作性、安全性、趣味性等。同学们每周一第一节物理课都会跟学生交流自己的课外小实验,有的可以直接把实物带到课堂中,如纸飞机、土电话、小孔成像、潜望镜等。有的不方便带到学校,可以让学生拍成照片上传到我的邮箱,或者把照片带到学校,如自制霜、冰透镜等。有的是测量型实验,则要求上交简单的实验报告,如利用水雾自制彩虹、测量风的速度等。总之利用及时评价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也通过交流评估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学生完成课外小实验,刚开始还经常问如何检查,后来学生都期待在周一的交流评价时,能说出自己的实验感受,分享自己的创新做法,交流自己新的发现。

二、每学期一个创新实验

在学生作业中有这样一道题:小张同学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先测出旗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影子的长度是12m,再测出自己直立时影子的长度是1.2m,如图1,已知小张的身高是1.5m,则旗杆的高度为多少?

这道题需要用到数学中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学生在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前还没有学到这一知识,但80%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这道题,而且还能写出比例表达式,这道题作为笔头练习应该是一道简单的题目。

学生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我决定尝试改变一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测量高度。要求学生测量学校游击府大殿屋顶到地面的高度。实验不允许学生爬到屋顶去测量。实验报告中要求写出实验过程、数据记录、测量高度、误差分析、实验反思等。实验时间一个月。在这一个月期间允许学生提前交作业,而且当面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学生都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案,尽量减小实验的误差。学生对实际问题考虑得越来越周密,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下面我例举其中几例。

1.相似三角形

第一种,利用影子进行测量,测出屋顶最高处的影长和米尺的影长,根据比例可以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测量需要考虑到屋顶影子投射到地面的时间,由于屋面的存在,所以并不是所有时候最高处的影子都能投射到地面上,还要拜托太阳公公准时出现,测量屋顶影长的时候还要寻找影子的起点,很显然对于一栋房子来说,屋顶的正下方也只能大概的估计。在测量米尺的影长的时候也要先让米尺直立,这在实际测量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不断的改进方案,多次测量来减小误差。

第二种,在地上放一个小平面镜,人通过镜子观察屋顶最高处,量出人到镜子的距离、镜子到屋顶底部的距离、人的眼睛到地面的高度,利用相似三角形即可求得。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镜子有没有水平放置,镜子是否水平放置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测量三个距离本身就有误差,人在看到镜子中屋顶的时候要保持直立。镜子自身的长度要忽略不计等。

2.勾股定理

第三种,利用等腰直角三角板,将三角板如图3放置,看斜边与屋顶在同一直线上,用刻度尺量出人眼到地面的距离h,脚到楼顶底部的距离L,楼的高度即为L+h。

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是需要保证三角板的一个直角边水平,还要让斜边和屋顶在同一直线上,这些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都要积极动手动脑才能减小误差。测量长度也是会出现同上的误差问题。

第四种,红外测距仪,一位同学把父亲的红外测距仪用到了这个实验中,根据图4只要测出b、c的长度就行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发现在对准屋顶时,测的数据略有偏差,测量a的时候同样遇到屋顶底部在哪里的问题,但是借助红外测距仪确实使测量更加精确了。

3.等量代换

第五种,距离建筑20米处,利用照相机拍下游击府大殿的照片,然后保持焦距不变,在教学楼前20米处,同样拍一张照片,比较教学楼照片中与游击府大殿照片中屋顶的相同位置。通过测量教学楼相同高度来求出游击府大殿的屋顶的高度。这是利用等量代换的方法,但是测量结果偏差仍然很大。

第六种,将氢气球飘到与屋顶相同的高度,然后测出牵引氢气球绳子的长度,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测量比较准确。

我们平时还借学校趣味科技节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比赛,如利用实验室部分器材测量一个大石块的密度、制作水火箭、鸡蛋撞地球等。

在实施学生课外拓展实验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学生一个个灵动的生命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应该不断的探索适合学生的课外拓展实验,给学生一个发展自己的舞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炳昇.继承与创新——初中物理新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