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音乐课堂效果的几种方法

作者: 杜萌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高效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可以提高学生的受益量。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几种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效果。

关键词:组织教学; 情感; 多媒体; 新课堂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83-001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由于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音乐不纳入考试科目,因而对音乐课不够重视,针对这一现状,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良好的组织教学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课堂组织教学是指教学中的管理活动,是指教师指挥、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实现教学目标作出种种努力,也就是教师经常说的“驾驭课堂”。

1课堂导入

人与生俱来是有好奇心的,这种好奇心在年龄越小的人身上表现得越为强烈。他们愿意经历他们没有经历过的过程。表现在课堂上,他们愿意成为活动的亲历者,渴望成为知识结论的发现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就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猜想,去验证。这些猜测活动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感到好奇,产生了试一试的愿望,接着老师要顺水推舟,放手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去求证。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在尝试和体验中好奇心得到满足,从而发展了对学习的兴趣与爱好。

2.课中小游戏

心理学里对“注意”下的定义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儿童注意力的专注性维持时间短。研究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约15分钟左右。而目前我们的课堂设置40分钟,学生“坐不住、“走神”也就不足为怪。有趣的东西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要他们在40分钟里始终将注意力保持在课堂讲授的内容上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在给低年级上课时开展一些小游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做和老师口令相反的动作;让学生做四拍子强弱规律的动作接龙,这样既缓解了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赞许与鼓励

3.1表情的赞许。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一步一步成长为教师的,在我的心目中老师严肃的面孔,有了进步也几乎没有看到老师一个赞许的微笑,老师就是严厉而不可亲近的。直到我走入教师这个神圣的队伍,我慢慢体会到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让学生收获一脸的灿烂是多么的重要!这样就会让学生和自己拉近了距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是从心里喜欢他们的,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接受老师。

3.2肢体的鼓励。摸一摸学生的头,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仅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如一丝春风轻拂学生的心田,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3.3奖品的鼓励。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认真听课,我会奖励学生一个笑脸,学期末评出10位同学,奖励学习用品,并发奖状。学生得到奖励时内心感到非常满足,因为这是得到老师肯定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进入到歌曲的演唱这一环节时,正是学生喜欢参与的表现形式,利用电教手段,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例如我在处理音乐剧《东郭先生》时,播放Flash:东郭先生骗走猎人后,满心欢喜地放出藏在书袋中的狼之后,狼张开血盆大口要吃掉他,东郭先生仓惶逃命……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情绪表演这部分?这时同学们都非常焦急、恐慌,自然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显示出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优越性。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专业技能

音乐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素质能力的培养。否则再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练,呆板的重复。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律动教学以模仿为主,学得会做得像就达到了要求。为了使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做整齐,师生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以至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非常重要。比如:首先要求自己要有一定的键盘基础,自己还要有一定的演出水平,从而能带动学生学习表演的主动性。另外要求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必须准确到位,语言简洁明了,诙谐幽默,让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啰嗦、厌烦,从而保证了课堂的高效率。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转变观念,在音乐课上安排丰富的内容:教师首先转变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观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安排这些内容,学唱歌曲之外,欣赏一些优美的曲子,做律动,拍节奏,玩音乐游戏,学乐理知识,教给学生唱歌的技巧。在一节课里,让学生既动口又动耳,手脚并用,既充实大脑,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总之,我在我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这些方法,使学生乐于上音乐课,他们能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建立音乐与人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我相信大家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提高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我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正!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2]中小学音乐教育2010年第4期总第217期21—23页,浙江省报刊发行局

[3]刘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