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笑放飞我们的情感
作者: 陈剑摘要:教师要根据课的内容,当时的情况,恰到好处地运用笑,达到解除学生心理负担,愉快地学习,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乐趣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师;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9(2012)09-086-001
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总要求学生整队时表情要严肃,态度要认真。那么学生做练习时肌肉就处于紧张用力阶段,而且在神经上也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所以,在教学中只做一些准备活动或者放松肌肉的整理活动是不够的,还应该通过一些方法使学生的神经也得到充分放松,以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转入文化课的学习或心情爽快地离开运动场。但是又不能过分放纵他们的情感,影响课堂秩序。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神经有紧有松地得到调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有位专家说得好:“没有汗水和笑声的体育课不是一节好课。”可见笑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在教学中,一般有两种方法致“笑”。
一、老师诱导学生发笑
1.教师幽默的语言,能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在笑声中改正错误。体育课上经常发现有个别学生在教师不注意的时候,做各种破坏课堂纪律的小动作。对这类学生,教师如果采取高压政策训斥说:“你不想上体育课就回去!”用这种强硬的态度训斥学生,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可以抓住教师让他回去为借口,扬长而去,弄得教师下不了台,使整个课堂气氛紧张起来,影响教学秩序。如果换一种幽默的语气说:“那位活动家是谁,他在那里干什么?”学生们就会带着好奇的眼光去注视他。这个学生的错误行为受到师生们的注意,心里感到不安,脸就红。学生自然笑他,为了躲避这一尴尬场面,他就会赶快站到队伍中去,使问题在学生的嬉笑中得到解决,这样既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影响师生感情,对全班学生也是一种幽默的教育。
2.教师幽默的动作形象能使学生在笑声中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动作。体育课所教授的内容很多是学生本来就会做的,教师教他们练习时,尽管经过反复的示范、讲解,学生仍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以前的不正确动作表现出来,如支撑跳跃的落地动作,要求抬头挺胸,两臂伸直斜上举,但十有八九的学生会做成含胸低头,两臂弯曲。这时,教师如能把这种错误的动作形象地表演给学生看,当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动作如此滑稽可笑时,就会在笑声中很快地纠正过来,这种模仿学生错误动作的演示比呆板的、公式化的示范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学生自发地笑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观察、注意、分析、记忆、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和精神因素,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每当胜利或个人的愿望得到满足时,就会表现出各式各样的“笑”来。另外,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舞蹈性放松练习,使学生感到新奇,边笑边完成练习(动作完成不好不要紧)。同时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笑”之所以能使神经得到充分放松,主要是由于“笑”会刺激分泌多种激素,而这些激素不仅可以止酸痛,而且能使神经高度兴奋状态迅速趋于平复,对减轻紧张,消除疲劳有良好的作用。“笑”时既能使发声器官和肺部等运动起来,这样就转移了运动结束时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反射性地促进深呼吸,消除运动时可能产生的负氧,又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
应该说,体育教学中,学生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都可以笑。利用“笑”来放松神经,要根据该课运动量的大小,灵活掌握“笑”的程度。如果教师用过多的标志点线、队伍调动和口令把学生框住,课堂气氛就会沉闷,无生机,无笑声,就会使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受到约束。教学效果不好,当然不是一堂好课。但是,有笑声的课也并非全是好课。如娇柔造作的笑,这不是发自内心的笑。我们常常看到教学汇报课、公开课上有迎面接力跑比赛,这一游戏容易激发学生练习情绪。但如果因试上次数一多,到开课时,由于缺少新奇感,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会想法设法鼓励学生为本队加油助威,引起学生欢笑,以增强课堂气氛。但好景不长,学生一会儿就会冷落下来,教师只好再发动一下,示意组长发挥作用,学生只好做作,显得极不自然。
又如教师用的比喻不当,逗得学生哄堂大笑。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这笑声是不健康的,会产生不良效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有高尚的道德境界和风度修养,幽默并不等于格调不雅的滑稽。
总之,教师要根据课的内容,当时的情况,恰到好处地运用笑,达到解除学生心理负担,愉快地学习,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乐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