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自信的长明灯

作者: 吴春花

摘要:在我们教学生活中,很多同学平时课上不敢大胆发表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的意见,在大庭广众之下显得面红耳赤。不知所措,不知所云。这与他们的自信心缺乏不无关系。那么如何能使学生摆脱“自卑”,重新振作起来,相信自已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呢?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自卑;自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23-001

一、发现自身“亮点”,记录每一次成功

人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确实,那些生活中对自己缺乏信心、产生自卑心理的人,对自身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总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其实不然,我们不妨帮学生静下心来,理一理他(她)性格中积极的方面,多想一想自己获得成功的那一刻,看一看自己已完成的某一项任务,记录下自己的某一个“闪光点”。那时,他(她)会发现,“我能行。”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全国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课上要求学生大喊“我能成功!”之声,唤醒了多少沉睡中的学生的自我意识。成功学家希尔也说过:“有方向感的信心令我们每一个意念都充满力量,当你有了强大的自信心去推动你成功的巨轮,你可以平步青云,无止境地攀登上成功之路。”

二、创设情境,体验自信带来的快乐

结合学生年龄、学习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体验自信带来的快乐,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班上的班委竞选,教师不必“钦点”,而让学生自我申请,自我竞职演说,鼓励每个同学走上讲台。大胆发表自己的“施政纲领”,促使他们抬起头来,面对众人,直抒胸臆,克服胆怯心理,即使对那些走上讲台一个字也说不出口的人,也要给予表扬,表扬他们有了走上讲台的勇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就是可喜的进步。

2.人人都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当听到雄壮激昂的乐曲时,往往因受到激励而热情奔放,斗志昂扬;当听到低沉悲壮的曲调时往往有悲痛、怀念之情涌上心头。因此,经常开展一些音乐欣赏活动,听一听欢快的富有激情的音乐,对振奋人的精神、培养自信大有好处。

3.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如班上常举行一些小型的文艺活动,让每个学生表演自己最得意最拿手的节目。充分展示他们各自的才艺,挖掘他们无穷的潜能,让他们也能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给他人带来欢乐,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社会是一个大熔炉,给我们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场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如进行社会调查等,让他们有机会去接触社会,感受社会,体会社会风情,培养他们逐步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培养耐挫能力

1.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确实“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平时,我们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要能抱着诚信、真心去关心他们,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他们,用古代贤哲的事迹去影响他们,多给他们说说像屈原、左丘明、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成长经历,感受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惊人毅力和自信,从他们身上汲取自信的甘泉,尤其是在他们困惑的时候。

2.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碰到一些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而挫折往往能考验、磨炼人,提高他们的耐挫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同学的纠纷、一次父母的批评等等,教师要能及时给以安慰、疏导,教他们学会微笑,学会在受挫折时笑得出来,使之明白“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含义,真正做到“愈挫愈勇”。

3.可能由于长时间的遭受冷落等不公平的待遇,不少学生程度不同地患有自卑的心理障碍。心病不除,学生的成长路上就会困难重重,刚刚产生的一点自信心就会动摇,此时,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家庭之爱、社会之爱对学生尤为重要,用爱心去开启心灵之门,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多一份鼓励、赏识,多一些民主、尊重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又有各自巨大的潜能。我们要能逐步走进他们的世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分享他们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自身的信心。

1.要注重赏识教育。《学习的革命》的译者顾瑞荣先生说:赏识教育具有“灵魂”的品质,它不仅仅是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它更是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理念以及心态。有位名人说过:一句赞美能让我多活两个月。人各有长、各有所短,对于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而言,我们应注意到他们的长处,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极小的,及时加以肯定,给以表扬,或投以赞许的目光并与他们一起分享其中的快乐,防止因小小的失误而使工作成果毁于一旦。

2.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对不可改变的弱点,不去强求改变,后退一步,承认现实,顺其自然。拿自己的弱项去跟别人强项比,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沮丧,越比越自卑。拿自己的强项去跟别人的弱项比,拿自己的长处去跟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有劲,越比越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扬长避短,勤奋努力,人人都能成功。

3.要了解每—个学生,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属于他们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那时尽情的流露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真情实感。主动接近对自己有益的人和事物,寻找各种机会丰富自己,保证供给自己信心的资源永不枯竭,这对提高学生自信心水平有极大帮助。

4.民主是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我们不妨常常去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寻求他们的帮助、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名举足轻重的人物,体现你对他们的无限信任和尊重。当然,在向学生寻求帮助、征求意见时态度要诚恳,否则,将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其中,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老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高度自信的人,是一个善于探索培养学生自信之路的人,是一个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人,他的言行将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信心的明灯才会长久点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