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地理教学反思的方法
作者: 杨婷摘要: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如板图、学生的活动、光盘、录像、教研活动、教学反馈和教育日记等进行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地理;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38-001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地理教学的一般性回顾,而是应该置身于新的教学环境下,对地理教学深层次的反思。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通过哪些途径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呢?下面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和新课改实践,总结出地理教学反思的一些方法:
一、通过板图进行反思
地理板图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地理板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能发展智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能简化细节,增强学生记忆能力;能化难为易,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教师把复杂的地理事物或抽象的教学内容在黑板上绘成简略的图,直观、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教学语言难以起到的作用,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方便记忆教材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反思板图画得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是否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等。教师要加强板图基本功的训练,在平时的备课中要对板图的绘画多练习,提高画图速度,化繁为简。例如晨昏线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世界洋流分布等重要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简洁的板图进行讲解。
二、通过学生的活动进行反思
地理活动课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创新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改实行很长时间了,在新课改理念下,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新课程安排了大量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参与了地理教学的活动,展示思维发展过程的机会大大增加,这些活动在上课时要充分运用起来,提高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反思课堂过程中,学生探究活动的时间长短、学生的活跃程度和参与程度、活动是否体现教学的重点、活动探究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对问题的能力和反应的速度等。
三、通过光盘、录像进行反思
我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每个学期都会安排专人随机给教师录像,录像完成之后,组织同一个组的教师进行观看、点评,通过教学录像,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公开课和观摩课都是自己对别人的评价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在分析自己上课时就不知如何下手。教学录像课恰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课后面对自己课堂的机会,通过观察录像,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要虚心听取别的教师的意见,改正不足。同组教师就录像课进行反复研讨,指出长处和短处。这种形式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提高,共同进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四、通过教研活动进行反思
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通过每日教学研讨会,同一组的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研讨,还有每个学期都会有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研讨,大家在一起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新教师要虚心接受老教师的意见,及时整理出教学中的优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老教师由于工作时间长,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对于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观点也要虚心接受,加强学习。
五、通过教学反馈进行反思
教师日常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各种信息传递的交互活动,这种信息交流进行得如何,要靠教学反馈来实现。教学反馈是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有利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策略等。因而,教学反馈的设计就要注意实效性和高效性。我以前一般在课后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作业,而且批改可能比较匆忙,只注意到共性的东西,没考虑个别问题。为了方便批改,形式一般比较单一,这也是为了完成“作业量”的要求。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反思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反思课后教学反馈中出现的问题,例如作业、测试、练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教学反馈,不仅可以检查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反思教学中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在反馈中能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通过教育日记进行反思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教育日记是教师对上课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反思,也是教训,避免在下次上课时再出现同样的问题。在教育日记中可以记录以下内容:第一,记录上课过程中对教学各个环节处理时间的分配,不断积累经验,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第二,记录在学生学习时需要点拨的地方和点拨的时机;第三,记录课堂中的疑难问题,防止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第四,记录作业中的普遍问题,下次教学时有的放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教学工作时间的增长,将会出现更多的不足之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反思,总结和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改正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不断进步,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葛茂磊,地理教学反思的几种途径[J],试题与研究,2010,(05):11-12
[2]吴传武,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