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 张小红

摘要:本文聚焦吴江市A级课评比活动,分析了农村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阅读课堂效率的对策,如研读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和加强同伴互助听课。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课型;教学目标;同伴互助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63-002

第三届吴江市A级课于2010年4月举办,来自全市22所学校的28位参赛老师以其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展示了我们农村学校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本次参赛老师基本上是各校的年轻老师,具有代表性,基本可以反映我们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情况。上课材料都是课外材料,课型是阅读课,备课时间是半天,独立备课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老师们对教学材料的解读和把握能力。从28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的很多理念已经深入课堂教学中,无论从课堂教学的话题、语境、师生的互动还是课堂教学的活动及课堂教学的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们能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交流、互动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感知和运用所学语言。但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不能将理论和行动统一起来,呈现出理念与行为相互脱节的现象,导致课堂效益很低。下面我就阅读课的低效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阅读课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

1.教学目标的虚设

1.1课型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能把improve th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作为自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作为阅读课型,落实这一目标的教学设计体现在哪里呢?

例如,一位参赛老师在阅读材料是关于hobby的话题,她导入时间用了12分钟,接下来设置关于课文内容的两个听力任务,用时10分钟,然后完成一个关于全文的巩固性练习clozetest,最后15分钟用于讨论:What does a hobby mean?整堂课很热闹,活动形式多样,时不时穿插pair work和group work,听、说、读、写似乎都兼顾到了,但作为阅读课,学生对文章的阅读花时多少呢?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哪里?课堂效率有多少呢?

又如:一位参赛老师在简单导入后,让学生边听录音边阅读全文,然后花了将近20分钟时间讲解阅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接着齐声朗读短文后就是小组讨论:What kind ofhobbies do you think is more valuable?

教师让学生听录音来代替阅读的做法值得商榷,因为在限定的时间内既听录音又阅读只会相互干扰,结果往往是学生没能静下心去理解文本内容,其语音语调也没有提高。另外,老师没有设计活动引导学生提取阅读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信息,也没有指导学生在语境中熟悉和理解新的语言,而是通过讲解知识点和朗读课文之后就直接转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输出,这种只关心语言学习而忽视信息获取的做法怎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从上面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参赛老师对阅读课型目的和任务把握不准,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听和说,或者讲解语言知识,而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导入相信每位老师都知道课堂导入要“找准切入点,激知导入:(曹刚阳,2007),都能把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作为自己导入的目标,但具体落实情况又如何呢?

如,我们的一位老师在阅读材料是关于hobby的话题的导入时,用时4分钟唱了一首与hobby搭不上边的英文歌,除了说明自己的业余爱好是唱歌外,还能起什么作用呢?

又如:在阅读材料是关于Chinatown的话题的导入时,我们的一位老师播放了长达5分钟的关于赵本山春晚小品的视频,除了引入单词spring festival外,学生无法猜测即将要上的内容,更谈不上激发求知欲了。

从上面两例中,我们可以说导入的形式是新颖的,但针对性和目的性不明,导入目标形同虚设。有效的导入应具备目的性和针对性,服从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明白将学什么和怎样学,老师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探求的渴望。

2.教学话语的随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话语既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语言输入,又是促进课堂互动、传递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课堂上教师话语的随意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缺乏交际意义如在阅读材料是关于fast food restaurant的话题,一位参赛老师问了:Do you like fast-food?学生1回答yes,学生2回答yes,学生3回答yes,一共问了8位学生,都是一致的回答,老师的问题随意性很大,课堂提问量似乎很多,但都是毫无意义的问答。又如:在阅读材料是关于Summervacation的话题,一位老师问了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Do youknow what I like to do?因为是借班上课,学生对老师很陌生,怎么知道老师的爱好呢?在几个学生回答No后,老师又不甘心,追问了一句reading or travelling?即使学生回答了travelling一词,这样的互动又有什么作用呢?

从上面例子中,笔者认为这样的对话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这种机械和毫无意义的回答,是“假交际”现象,既不能推进话语交互的深入发展又很难促成观点交流和促进学生的思维。

2.2缺乏主题反馈主题反馈指的是围绕学生回答所涉及的话题或观点作进一步评论或追问,进而促成师生对话,这不是教学的预设,而是课堂的生成,是教师课堂机智的体现。但在课堂上我们有的老师更多的是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作为反馈,近乎成了习惯。也有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考虑问题的梯度、难度、真实性和合理性,随意性大,忽难忽易,忽开放忽封闭,有些问题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交际的语言意义。如:What kindof hobbies do you think is more valuable?在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这样开放性的讨论题无法聚焦主题。

2.3缺乏评价意识有的教师课堂话语评价不到位,流于形式,不符合新课标对形成性评价要多元化、注重学生差异性的要求,如有的老师的课堂反馈语只有“Good,thanks.”“Verygood”;有的教师课堂反馈语过分宽容,对学生课堂话语错误不能及时纠正,还用“Excellent”等模糊词语予以表扬;有的教师当听到学生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一致时,否定学生的观点;有的教师只注重细节而忽略学生话语的整体性,如只注重学生的发音问题而忽视了学生在表达时流露出的情感;有的教师多用负面话语评价,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等等。

3.教学活动的低效

现在的课堂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不少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英语课堂教学常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

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

如在导入环节,老师在引入了fast-food一词后,布置了讨论话题“Where do you eat It after you buy it?,要求学生同桌讨论,老师说“One,two,three,stalt!”,然后,几乎是略停顿一下,马上就说“Stop!”,老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思考。

又如,在阅读材料是关于Hobby的话题,老师在巩固阶段布置了一个讨论题:What does a hobby mean?四个同学一组,讨论了七八分钟,场面看似很热闹,但仔细听听,很多是用中文在交流,汇报的同学也是疙疙瘩瘩,说不上几句话,这个环节的讨论效益很低,因为学生并没有运用语言进行真正的交流。究其原因,一是话题的开放性太大,二是缺乏老师的监控和小组成员的明确分工。

另外,只是老师一连串的提问和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或课堂上教师只是与少数几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互动,都不能视为有效率的课堂。

二、提高阅读课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1.研读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对所学信息和语言进行重组加工和内化是提高课堂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针对许多教师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习惯于按个人经验和喜好进行教学,教学设计违背教学规律这种不良现象,我们还是应该倡导任务型整体教学模式来处理语篇教学。

该模式将语篇教学的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pre-text,text,post-text。不同阶段设置不同阅读任务,突出不同的互动行为,训练不同的阅读策略。

1.1pre-text阶段

◆有效导入如,把话题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找正切入口考虑到所要学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关系。

◆预测如,从一些选载的信息(插图,关键词,标题等)作预测,阅读关于课文的问题

1.2text阶段

◆通过略读(skimming)验正预测的正确性,或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排序等。

◆通过扫读(scanning)寻找特定的细节,回答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或判断。

◆关注文章大意、推理判断、逻辑理解、总结对比等。

◆关注作者的观点,讨论文章接下来可能讨论的主题等。

1.3post-text阶段

◆缺词填空等巩固性练习。

◆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体验性和开放性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逐步熟悉语篇,聚焦不同内容,在阅读基础上理解并用不同形式表达,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在阅读的三个阶段得到充分的互动,阅读策略得到训练,技能得到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阅读教学的效率也可想而知。

2.加强同伴互助听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同伴互助听课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互助指导(peercoaching)的听课活动。通过课堂观察,上课教师在同伴的帮助下,借几双慧眼看自己,通过同伴的观察认识到自己藏在深处的问题,如,观察教师的课堂话语或者小组活动等,在自身的“理念刺痛”下改变自我;观课者的实践智慧也在不断地观察中获得提升,“看他人的课,想自己的课”,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没有主题就没有研究,主题是课堂观察的灵魂。通过校本教研,聚焦主题,找准观察点,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借助同伴互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英语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主题进行观察,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教学活动的效度”主题,主要从参与活动人数、验收活动前学生的时间准备、活动时教师的活动、活动内容与本科内容的联系、几项活动之间的梯度、活动后的检查、活动后的检查、检查时活动参与学生数、活动形式(individual work。pmr work,group work,team work)等方面来观察。

◆“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主题,主要从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三大方面来观察,看这些情境如何有效为教学内容实施服务。

◆“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效能观察”为主题的观察主要从以下细节入手:媒体字与图片颜色选择、使用是否必要有效、媒体的选材是否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媒体使用时间长短等。

◆“英语教学板书情况观察”为主题的观察主要看板书是否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支持学生练习口笔头表达能力、有助于认识和学习外语学习策略、教书书写清晰工整等。

◆“师生课堂语言行为观察”主要观察课堂教学各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使用英语和母语的情况。

◆“课堂练习活动观察”主要看课堂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数量和时间,从而看教师把握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操练到能力培养的活动情况。

◆“语言纠错情况观察”主要看教师对学生语言错误的敏感性、直接纠错、间接纠错等。

◆“教师评价语使用观察”主要观察教师诊断性评价,导向性激励性评价、教育性评价等。

◆“师生互动情况观察”为主题的观察是比较复杂的观察主题。可以使用等级量表进行观察。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学生专注度、学生参与面、学生提问数、学生说话时间总量、教师说话时间总量、教师离题语言量等。

本文聚焦了本地区的A级课评比,发现了当前阅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阅读课模式教学和通过课堂观察这种方式进行同伴互助听课来提高课堂效率的对策。教师的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而是需要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充实知识,提高教学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