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媒体”台唱“文本”戏
作者: 吴海芳摘要: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的特点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进行处理,灵活编制教学课件,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服务于文本的导、读、疑、悟。
关键词:语文教学;媒体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25-001
在语文教学中,媒体的作用无可厚非,笔者认为媒体只是服务于文本教学搭建的一个舞台,而文本才是这个舞台上主唱的戏份。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的特点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进行处理,灵活编制教学课件,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从而服务于文本的导、读、疑、悟。
一、多媒体使文本的“前奏”更引人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只能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有声有色的朗读,然后把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或借助图片进行教学,而这些方法都不能表现课文的全部内容,就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而媒体的运用总是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声响,给学生以多种的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如在课文《秋游》这一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电脑屏幕上随着我教学目的的需要逐一呈现主题内容: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金黄的稻田、火红的高粱、田野上丰收的景象以及小朋友们在郊外游玩时的开心场面等。随着内容的需要,电脑画面出现了动态的内容,学生都不禁发出“哇”的一声,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学活动上。通过这动态的画面,生动又有趣味性的演示、讲解,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学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多媒体使文本的“读”更有声色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我们想教会儿童读与写的时候,应当使他们置身于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由于电教媒体集形、声、色于一体,正具有营造这一丰富世界的强大效应。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教学效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想象,发展语言。
在学《这儿真好》一文时,课文描述的是“这儿真好”,如果只对着课文的图片让学生去理解课文,那就好比纸上谈兵,无法感受“这儿好在哪里?”。此时我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小熊是如何“种呀种的”,学生边看动画演示,边被小岛逐渐变化的景色所吸引,随着“小熊、云朵、绿树、一大片树林”的逐步呈现,学生也随之进入所设之境,同小熊一起从“孤单”到“渴望”,从“渴望”到“寻找”,直至“动手美化小岛”,最终“迎来各种小动物”,由此渐渐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这样的画面引导着孩子们逐步走进小熊的心里,通过动情的朗读,在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的语言与画面紧密结合,实现了从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的互动过程,学生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迁移到课堂中来,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验,与言语发生共鸣。视觉上的享受只是其一,听觉上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中,加上配乐朗读这一环节,优美的文字配以动听的音乐,使学生感到心旷神怡,妙趣横生,主动参与到这中间来。音乐是情感的催化剂,也是思维灵光萌发的甘露,学生在读中积累了规范的语言,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受到美的熏陶。既加深了理解,激发了想象,又发展了语言,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多媒体使文本的“疑”冰释消融
文本的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很难达到。一个适宜的课件贯穿课堂教学环节,它既可包含简洁有序的教学流程,又再现课文的重点内容以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还不致于浪费时间,尽可能避开非学科性的活动,把教学内容讲“肿”。总而言之,它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四、多媒体使文本的“悟”更富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富有想象力,但是由于他们的语言库存,素材积累都相当有限,在说话写话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引导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创造性说话的能力。
比如:小学语文第四册《练习2》中向学生介绍了“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色色俱全”四个成语,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这几个成语说一段话,由于学生平时没有仔细观察过春天的美景,如果让学生根据生活中所见的想象说话,难度很大。于是,我就借助绚丽多彩的画面来展示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有学生说:“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放了。”我接着问道:“是呀,春天是百花聚会的日子,小朋友想一想,有哪些花会来聚会呀?”接着学生道出了许多种类的花,有位小朋友是这样说百花的:“梨花开了,像白玉那样晶莹;桃花开了,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红云。”为了理解“五彩缤纷、色色俱全”这两个成语,我有出示了无颜六色的花朵图,一下子,孩子们似乎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红色,黄色、紫色、白色。”有的说:“雪白雪白、粉红粉红、金黄金黄。”还有的说:“黄灿灿、红艳艳、蓝湛湛。”“这么美的花儿,把谁吸引来了呀?”学生一下子就把这幅画给说活了,“小蝴蝶来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蝴蝶在和花儿说悄悄话呢!”“蜜蜂来了,在油菜花中忙着采蜜。”学生说话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克服了传统说话说话训练的枯燥单调,使学生不再害怕说话,而是有话可说,并且说得有声有色。
总之,我们要搭好多媒体这个舞台,让文本的戏唱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