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转变
作者: 董文素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转变,学生参与的机会和实践活动大大增加。本文主要介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体会的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行为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 自主学习;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13-001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深刻感受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参与的机会和实践活动大大增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充实提高,在生物课堂中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下是自己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习体会的作为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转变。
一、真正落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成为讲堂,没有留给学生进行充分思考、探究的时间。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责任主要不是“教”,而是指导学生“学”,提高学生终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我们学校,对这一点非常重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变教学为导学,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学案,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培养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少讲、精讲,对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启发诱导,不要反复说,反复解释,占用过多的宝贵的课堂时间,要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参与的机会。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处于辅助、引导的地位,帮助学生完成既定目标,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知识交流主体。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是知识、真理的化身和代表,是知识传授、技能养成、品德规范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与学生形成从属关系。提倡促进自主学习并不等于自学,完全靠学生自学,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相对抽象的概念和观点等基本知识的。自主学习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教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努力思考,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的探讨、创新等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水平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往是教师怎样说,学生就得怎样做,师生间缺乏沟通的师生关系,严重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开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赞赏、关注每一个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会得到最好的发挥,自主学习会得到切实有效的开展和提高。如教师用轻轻地拍手提示学生坐端正,用轻轻地鼓掌来鼓励学生,呈现出浓浓的和谐师生关系。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生物课的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环境气氛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生物教学更应大加利用。例如讲到“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时,我把含糖类和脂质丰富的食物的一些图片打在投影仪上,学生一看,就对这节本来枯燥的糖类和脂质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这种创设情境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学生就会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1)精心设计问题。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面向全体学生。(2)提出的问题应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3)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太难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也答不出来,这没有效果。因此既不能使学生都答不出来,也不能特别简单。
再有,教师要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建立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和愉快,从而给整节生物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老师的心情和表情在整节课中起主导作用,对整个课堂气氛的调动至关重要。教师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将会使教师的语言本身具有感染力。教师情绪饱满,富有激情,以教师的情感带动了学生的情感,教师用良好的形象吸引、感染学生,展示教学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用贴心的交流走近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四、科学评价,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
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教师的评价必须科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努力上进的情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评价时,不要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通过这种科学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多的参与提问、回答、分析、讨论和探究的实践,因而在课堂中建立实施有效的奖励机制,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生动的画面和色彩,适当地解说,能激发兴趣,并使学生记忆深刻。例如,在学习“DNA分子的复制”、“细胞增殖”等内容时,由于内容抽象,再加上有很多新的名词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DNA的空间结构及复制情况、细胞增殖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但通过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结合观看课件进行学习、分析和讨论,利于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真正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爱学、学好生物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1]王金霞.有效课堂教学的事实与策略
[2]孔凡哲.课堂教学技能知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