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作者: 陈云霞

摘 要:思想品德这门课给人的一般感觉就是理论性很强,有些枯燥无味的感觉,无法像语文课那样充满灵性、那样生动活泼。实际上只要我们的老师实实在在地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做,充分尊重孩子,认真落实孩子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的思想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得到自由的飞翔,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也可以充满活力充满灵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 尊重孩子; 发挥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23-001

一、尊重孩子在心里,切实转变观念,把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内化为老师的自觉行为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要从心里尊重孩子,适应新课改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务必把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内化为老师的自觉行为主动行为。这是尊重孩子让孩子飞起来的内在动力。

二、尊重孩子在课堂,落实教学活动,把尊重孩子的思想体现在课堂主阵地上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孩子,就要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这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首先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是缺乏安全感的。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让学生在安全的氛围内开心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其次是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尊重孩子在结果,改变评价机制,把尊重孩子提升到精神的高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孩子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测验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如课上发言、合作探究、课堂学习行为和品质等。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和在课外的言行举止等,都应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并计入学分。这种评价方式,摒弃了只依据学生书面测试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学习成绩“后进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展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课堂充满着生命成长的活力。

我们也可以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去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像我们可以采用活动的办法去评价学生。活动法就是指利用活动评价活动的方法,一般采用经过认真研究的活动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知识竞赛、参观考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思想品德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政治热点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政治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例如:在学习了“与诚信同行”这一课后,我们开展了“校园诚信问题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评价目标

评价学生对诚信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以及用多种方法收集身边诚信问题。

2.评价准备

(1)教师指导全班学生收集和整理校园诚信问题,然后列出目录。(2)根据兴趣和个人特点以及班级学生整体情况,自由组合与合理配给相结合,分成8个小组,每组选出组长。(3)每一组选定某一方面的问题,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查询等各种方法开展调查,并制作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4)选出1名主持人及4名评委。评委要求知识面广,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评分公正。

3.评价过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请出8位组长简介本组各成员对这次活动的准备情况,共约2分钟。(2)每组各用4分钟的时间展示本组的调查成果。有的小组采用PPT形式进行介绍;有的小组用小品的形式讲述;有的小组采用图片对比的形式;有的小组则采用了“大家谈”的节目形式,等等。(3)主持人公布评分标准:准备情况(2分);展示内容(4分);语言表达情况(2分);组内的团结协作(1分);投入活动的态度(1分)。(4)学生集体评价:评委根据评分标准选出表现最佳小组,公布成绩。

4.评价总结

教师小结,指出不足,表扬突出者。

这样的方法就把对孩子评价具体化、个性化、立体化,所有孩子的价值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活动中他们获得了尊重,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孩子都是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人,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也渴望知识,对未来都是充满信心的。作为我们,孩子的领路人,孩子未来的引领者,“铁肩担道义”,我们不由得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肃然起敬,更感到责任之重,重于泰山。故而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课改之路,切实落实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观念,改变评价体系,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体差异,给孩子一个蔚蓝的纯净的天空,他们可以飞得很高很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