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周恩来班”创建谈优秀少先队集体的建设
作者: 咸凤友摘 要:文章从优秀少先队集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即人文性、成长性出发,结合创建“周恩来班”的实例,论述了营造优秀少先队集体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周恩来班”创建; 少先队
中图分类号:D4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77-001
教育的最基本目的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高尚的情操、善良的心灵、丰富的情感、自强不息的性格与和谐的心态。小学阶段的德育虽然只是一种启蒙教育,但其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而这样的教育,除了教师课堂上的言传身教,这一责任同样是少先队工作的核心目标。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先队员的个体成长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一个优秀的少先队集体,必然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精神基础上的,通过富于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营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打造自身的人文品牌。适逢近年来的“周恩来班”的创建活动,我校的少先队活动走上了一条人文化、品牌化的少先队建设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营造优秀少先队集体的途径
1.少先队辅导员需亲近学生,提升自身素质
少先队辅导员要做少年儿童人生追求的引领者,一方面要亲近自己的学生,另一方面也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提升自己的辅导能力。少先队辅导员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尤其是面对适应学校教育有困难的学生,要努力通过少先队的集体凝聚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努力转化学生。
此外,新形势下队工作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创建“周恩来班”如火如荼展开的背景下,少先队辅导员如何在常规的组织、宣传工作,以及队活动中,将“周恩来精神”有效地渗透进少先队员的认知、行动,并内化为他们的道德情操,避免活动浮于表面,这需要辅导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特个性,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解决小学生身上已有的思想行为弱点,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少先队工作的良好开展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促进整个班级的班风建设,同时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中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如果辅导员大包大揽,时时处处地进行指导、教育、指挥,那样就会极大地抑制孩子们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温室里长不出参天的大树,在活动中仍需充分发挥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展示自我。
2.少先队活动与学科教学无缝对接,形成学校合力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少先队工作不再是游离于课堂的独立的课外活动,而是要与学科教学有效对接,形成教育的合力,保证学生课内外成长的连续性。例如,创建“周恩来班”时,队活动很有必要与语文课堂上《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相结合,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对学生的情感的激发,正可以为队活动的展开奠定学生情感的基础;思品课教师的循循善诱、旁征博引,又使参观周恩来纪念馆等队活动的丰富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们感性的观察体验转化为理性思考,获得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区别于一般的教师,少先队辅导员也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在政治素质上的要求更高,与儿童的关系更加亲密,处理各类儿童的事务时,更突出儿童的视角和儿童权利观念,在社会活动能力、策划社会性活动项目、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等等方面都有其特有的优越性,因此少先队活动更可以作为课内德育的课外延伸,有效将学生的课内所学,从认知层面到实践层面加以推进。
二、营造优秀少先队集体的方法
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灵魂,作为一名少先队的辅导员,我们应该本着为了队员发展的目的,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真正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都能在活动中放飞。而且少先队活动的展开,最具有辐射效应,最有利于树立少先队的文化品牌,产生大范围的积极影响,从而树立优秀少先队集体的文化品牌。在此次“周恩来班”创建中,我们将周恩来精神渗透于日常队活动之中,让“少年恩来”这一形象融入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伙伴和榜样,起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1.学习周恩来的团结互助精神
每个队集体中都会有个别较为特殊的成员,他们学习成绩不佳,纪律意识淡薄,行为习惯也很差,总是惹是生非,常常给班级抹黑,我们队集体里就有这么一个同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往往一些老师会选择放弃,但是,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队集体里不可或缺的一员,他们只是因为种种原因落在了后面。在队集体活动中,我有意识地让他扮演“小恩来”的角色,让他学着帮助其他的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结果,他收获了同学们感激,帮助同学更加卖力了。渐渐地,任课老师们都感受到了他的变化,一个孩子一旦在队集体中找到了尊严和自己的位置,一个再离经叛道的孩子也能回到正途。
2.学习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学期,利用少先队整合社区资源的优势,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如在高年级部组织庆祝国庆系列实践活动中有一项是“感受祖国发展的成就”考察活动。对孩子们而言,感性的所见所闻,能够引起他们最强烈的情感回应。因此,我带着孩子们走上街头,走进工厂,走进展览馆,在耳闻目睹中感受祖国新时期建设的日新月异,认识到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体会到自己肩头担负的建设祖国的重任。
总之,通过“周恩来班”集体的创建,我们深刻意识到,优秀的少先队集体的营造,不仅需要一个富于人文内涵的精神内核,还需要辅导员发挥其儿童工作的优势,用好学校内外一切可资运用的资源,将少先队活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