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体育教学 彰显学生个性发展

作者: 封国杰

摘 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是体育教学新境界。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体育学习; 彰显个性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55-001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体育老师应做到:

第一,重视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中学生在心理、生理、性格、气质上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承认个性的不可重复性和无限的多样性。有的学生内向、持重;有的学生热情、活泼;有的学生喜欢竞争、爱表现自己;有的学生肯吃苦、有耐性;有的学生课堂守纪律,好学习;有的学生爱自由、有创造欲……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正视这些事实,发展学生个性。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大大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第二,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形成自觉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在同客体发生作用时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总是忽视了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这个事实。其实,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组织者,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我们学校,场地器材比较落后,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不注重学生的感受,就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只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从而更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需要提醒的是,我们所追求的个性发展是放在整体教学的角度上,以学生整体发展为导向,以整体活动促进个性发展,并不是偏激地由学生随意放纵,进行“放羊式”教学。

第三,诱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动学生学习热情

体育兴趣是人们追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教师应该考虑自己在教学中怎样去诱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强化学习热情。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才会情绪激昂、精神饱满,加速教学进程;学习有了兴趣,学生就能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再者,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情境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的学生,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趣味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放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由此可见,诱发体育的新奇感。唤起体育锻炼的热情,是使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的重要环节,是使教学得以生动活泼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挖掘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快乐。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将教学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要求。相反,不尊重学生的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格,就会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缺少自尊、自信的主体意识。在体育教学,教师要强调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杜绝对技术水平高的学生的偏爱和纵容,避免对差生的轻视和疏远,对待差生要“爱字当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要注意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寻求与学生的密切配合,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坚信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和个性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他们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往往更具人性化,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如可让学生设计或改进学习方法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