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
作者: 许挹红摘 要:一直以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科学观念的培养。本文在总结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学生科学观念养成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初中科学; 科学观念; 养成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15-001
初中科学不仅仅是一门功课,更包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作为肩负着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教育者,要在日常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中学生科学观念的养成。
一、中学科学教学中科学观念的发现
1.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引导科学探讨
很多科学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在频繁地使用,因此,也就给了我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检验科学理论的机会。例如,在密度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有一些惯性思维,同样密度的物体,通常会认为质量大的那个落地更快。而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将一块砖头和两块绑一起的砖头,从高处同时往下抛,会发现其实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会同时落地。
2.实验教学中引导科学探讨
教学实验是中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所学理论的检验。在中学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教学,同时借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重视科学检验的良好习惯。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一次次地对理论的检验,可以培养学生用客观事实检验真理的科学观念,只有经过实验检验才行的科学观念。不仅如此,实验有时是非常枯燥的,需要的是人们足够的耐心与细心,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勤于实验的科学习惯,更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3.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导科学探讨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创新精神是人类不断前进的重要能力。而从我们教学来看,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我们教育的薄弱环节,没有创新精神,难免要陷入固步自封的地步。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我们在中学科学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克服经验主义与本本主义。例如,在讲解电磁现象中,把一根导线平行置于小磁针的上方,通上电后,学生们发现磁针发生了偏转,由于有些同学已经预习了课本,于是很容易就说出了是电流通过导线时,其磁场对磁针的磁场发生了干扰,从而导致偏转。此时启发学生多元思考,是否还有什么原因。有些学生提出可能是空气变热产生对流使磁针偏转。这种实践中的多元思考,是学生科学观念培养的又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多角度思考,学生更容易理解科学发明往往离我们并不远,只是有时我们的思考角度或被常识限定,或被习惯限定,没有想到罢了。同样的,在讲科学的发展历史时,也应该启发学生多思考每一个科技带来的变化,从而培养其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二、中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的途径
1.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只有让其感受到科学给他带来的乐趣,他才会更主动地去学习科学,也更愿意去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一方面,要给科学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营造良好的科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科学气氛中,认真去思考问题所在,继而用自己所学知识去思考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科学观而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寻科学的真相,无疑可以使其得到更好的教育。因为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实验以及和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才能找出真相,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会更相信自己,也更能进行自我调控,严谨地进行科学实验,这将培养学生严谨、自信、协作的科学观念。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中学生学习科学,要着重培养其创新思维。面对同一个问题,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更容易从更多的角度与深度对问题展开思考,而缺乏创新思维的人,总是从经验出发,从一个角度思考。很显然,通过科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天马行空地思考,继而在其中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在讲授新知识时,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然后让学生就这个例子展开讨论。例如:浮力大小因素一课,启发其从生活众多经验中找寻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提假设,老师归纳,并让学生自行进行验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要怕学生的“胡思乱想”,而是要避免学生的不想。要是没有莱特兄弟飞上天的异想天开,何来飞机的升空?要通过培养创新思维,肯定学生不拘一格、勇于尝试的科学观念。
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科学观念不仅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更要有协作的科学精神,特别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明已很难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都是团队协作的产物。对于此,可以在我们的科学教学法中,进行小组探讨,基本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验与探讨,从而培养学生思考与协作精神。例如:确定对一个科学现象进行实验检验后,充分授权给各小组,由其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安排实验进程,最后,将各小组的实验结果以及在实验发现的其它问题综合起来,进行自由辩论。要引导学生勇于向老师发问,只需要学生能自圆其说,无疑就是一次成功的讨论。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实验中的主动权与自主权,从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其协作精神的培养,一个小组只要是想把实验做好,总是会很快就出现合理的组合,并且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精神也会得到很好地发挥。同时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很好认识自己长处的机会。
三、结束语
赞可夫提出“使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教学原则,新时期的教学理论也要求我们教学任务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因此科学教学中科学观念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科学观念的养成,是中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收获,更是对学生一生学习与工作受益无穷的重要事情。中学科学教师要借助课堂、实验教学,充分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其自主协作地完成科学实验。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科学,要在学习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
参考文献:
[1]童海云.科学探究结构的再探究[J].科学课,2008.3
[2]刘克文.科学素养:当代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3]宋静.浅议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J].物理教学探讨,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