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那一隅被遗忘的角落

作者: 黄合锋

摘要: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语文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忽略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从“分析原因,克服心理障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序列训练”三个方面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情境;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13-0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师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但笔者调查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成了被语文教师遗忘的角落。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呢?在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分析原因。克服心理障碍——“敢说”

在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的同学发言比较积极,高年级的同学发言就相当少,特别是农村中学,课内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或复述课文,不是照字念经,就是语无伦次,或者干脆来个一问三不答,往往效果不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主观上,一是随着年龄日趋增长,思想也日趋成熟,虚荣心作祟,怕答错了面子上不好看。二是自卑感较重,这个原因的产生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成绩差,有的是因为考试中受到挫折,甚至有的是来自家庭、社会方面的原因。客观上一些教师教法陈旧,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不给学生提供训练的环境,导致学生缺乏训练,存在胆怯感。

针对以上几种原因,我分析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多管齐下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1.让学生认识到说的能力的重要性,恰当的交流表达是走向社会的重要能力,并且说和读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活跃课堂气氛,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多方面开导,消除他们的虚荣心,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让他们认识到答错并不可耻。

3.认真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说好的信心,有信心了,就说得愈来愈好,就越来越有信心、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4.改进教育方式,采取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创设条件,比如,开展小组讨论会、演讲等,既练口又练胆,从而达到“敢说”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爱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说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达到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联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是培养学生说的兴趣行之有效的途径。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

1.谈心。就是师生在一块很随便的交流感想,内容不拘课堂、课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古代、当代,可以谈读书心得、看电影电视歌舞的感想,也可以谈身边的人和事,总之,谈自己最熟悉的最想谈的。

2.故事会。这种活动对讲故事者和听故事者都有吸引力,组织得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3.热门话题评说。这个活动比较有吸引力,又能有效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比如说,代沟问题、中学生早恋问题、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怎样提高学习效率、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等。还可以采取模拟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方式。

三、明确目标。序列训练——“说好”

参阅新课标,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目标和步骤:

1.用普通话,语音清晰,语调受听。2.说话有实在的内容和观点,不说假话、空话、大话。3.意思集中,前后一贯,不散漫离题。4.用词妥帖,句式有变化,无语法错误。5.讲话得体,能陈述自己的意见,系统汇报自己的学习、工作,在限定时间内按要求讲话。

为达到上述目的,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和方法来循序渐进培养中学生表达的能力:

1.朗读、背诵。朗读背诵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要求连贯准确说出课文内容,是将书面语变成有声的口头语言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朗读背诵既能练发音、练表情、练胆量、练口才,促使语言规范化,又能凭借书面材料丰富词语、句式,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可以使口语受到严格训练,得到全面提高。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能逐渐习惯文章的用词用语,使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沟通起来是说话训练的最好形式之一。

2.口头复述。口头复述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说话能力,特别是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要复述得好,就要求理解和记忆课文中的词汇、语句,甚至要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成为自己的语言素养。因此,口头复述不仅和朗读、口头问答相配合,共同发展说话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直接吸收课文和教师的语言。口头复述可有种种形式,主要有详细复述、简单复述、摘要复述和综合复述等。

四、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既是说的能力训练,又是为作文打基础。这种训练,内容较复杂,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一般要经过准备、口述和评讲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一要指导选好题目,有时要指导观察实物和阅读材料,或由教师提供时间和情节。二要组织发言内容,主要是想好开头、中心和结尾三个部分的轮廓。口述阶段,一方面要组织听课者认真倾听,另一方面要给与必要的提示和鼓励。

五、演讲

演讲是用口头形式表达逻辑上有条理的思想的语言训练。它对思考能力、论辩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培养,都起很大的作用。我们应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演讲的训练,至少要他们在一二十分钟内发表系统的见解。教师可以对学生做些演讲理论方面的指导。介绍一些演讲理论方面的书给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理论指导之下去实践。演讲活动是最好最有效的实践方式,是锻炼学生口头能力的加速器。

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注重学以致用,并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这个主体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口语交际训练,一定能培养出大量的能说会道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语文的工具性——“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特点,才能得以体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