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素养的体现

作者: 张庆军

摘要:信息技术教学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35-001

伴随着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本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有了新的更多的认识。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将信息技术定位于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的、与其他学科高度综合的、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上讲,在新课标中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想以信息技术新教材第二单第三节文件的下载(第一课时:文件及其类型)的教学过程为例来进行探索尝试。本着对新课标的认识和培训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来组织自己的教学过程。

1.教学内容:网络中的文件、文件的重要属性、文件的类型

2.教学分析:《文件的下载》这一节共需要3课时的教学,文件及其类型是其第一课时,这一节主要内容是通过网络进行文件的下载,要求学生掌握网络中文件的基本状况,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对于网络中文件的下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重点是网络文件下载途径的多样性,最终实现高效率地下载所需要的文件。而本节课主要涉及网络下载的一些基本原理,针对下载活动提供知识的支撑。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文件下载的基础,也就是让学生认清所要下载文件的类型,区别文件的种类和图标。

3.教学过程

3.1网络中的文件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文件的概念,学生们都已经知道计算机和网络能够存储和处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视等多种信息。(提问)计算机是如何把这些信息存储在计算机里面的呢?引出文件的概念:计算机里的文件是用文件名来标识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体。计算机中的信息通常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的。文件是数字化的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人们管理计算机信息的重要方式。

[分析]:这部分是让学生掌握概念,可以借助形象的比喻来加深理解,比如:一群人在一起,通过姓名(比喻词)可以确定和区别。

3.2文件的重要属性

文件的属性包括三个方面:文件名;存储位置;内容。这部分内容我想让学生们用分小组讨论、辩论的形式来进行。(由于平时的课都是学生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机房一共三大排,六小组,一大排由两小组面对面坐着,每一大排安排一个组长)这次我想让每一大排的学生代表一种属性。每大排的学生之间讨论自己的内容,并且找出对方的弱点,然后三大排之间来辩论谁最重要。(每次辩论都要推出一个最佳集体,在我处进行统计记录。并公布在墙。)这样既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又使他们强化了信息意识。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加强。每次的辩论都非常激烈,跟上语文课似的。我想让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既能增强他们的知识面,又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使我也明白了现在的信息教学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教学,首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最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随着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将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也会随之发展和进步。

3.3 文件的类型

有了前面文件及文件的属性的认识,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一下各种各样的文件类型。这部分内容我想使它更加精彩一些。我想让每大组的同学选择一种文件类型,收集相关的资料,汇总成一篇报告(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可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汇总起来,然后大家一起总结出最后的报告),安排一个同学到前面(教室多媒体讲台)进行演讲。开始的时候同学讲得都不是很流畅,甚至三言两语,但经过多次的锻炼,同学们越来越重视,水平也越来越高了。坚持一段时间后都成了小演讲家了。这样的演讲既有多媒体的支持,学生的报告也相当精彩,有些内容也让我有了收获,真是教学相长呀,让我更加喜欢这样的教学情境,让我更乐于教学了。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信息素养如何,至关重要。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对信息技术教育任务认识的变化和发展。从计算机“文化论”到"7-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导致人们认识不断提高的否定之否定。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学科有其特殊性,教材变动大,内容更新快,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更加注重自身对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改进教法,以适应不断变化更新的信息技术。

上一篇: 镁粉与摩擦
下一篇: 不能没有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