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探讨
作者: 孙志华摘要:语文教育承栽张扬生命的感性体悟,作文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体现。在新课标的推行过程中,作文教学是值得探讨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新课标;作文;积累; 阅读;真情实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52-001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说,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作文再难,我们也得迎难而上!下面,我就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同仁们商榷。
一、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要写出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而要观察,必须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才能有所受益。因此,在写作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帮助他们丰富生活的积累。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渗透一些鲜明的例子,去引导学生事先树立起一个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观念。如讲讲他们熟悉的鲁迅先生。如果鲁迅先生没有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哪里能写出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百草园之景呢?我从理性的层面上先给学生认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然后再指导他们从身边的事情人手,从“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挖掘许多有意义的写作素材。要求他们不只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动脑筋想,用心去发现,以情去体会。也许我们生活的环境一样,经历大同小异,但是我们个性不同,见解不同,那么我们从生活中观察所得到的就不会完全一样。而这些不同的观察所得就是写作时直接材料的重要来源。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读书、上网、看报、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获取、积累各种社会生活信息。
二、扩展阅读。丰富内涵
从书中汲取写作的材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正确的道路。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从而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语文教学过程就是阅读、欣赏过程,实际就是作文指导和写作意识的渗透过程,都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丰富他们的阅历,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大他们的眼界,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生活韵味并以之去感知生活,提高作文写作兴趣。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与作者达到灵性的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让表达的冲动宣泄出来。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好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主要由一篇篇课文组成的语文书。它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文中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只要作一番整理归类,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写作的材料,真所谓是“就地取材”。二是阅读好课本以外的文章。主要通过阅读名家名作间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检验自己对人、事、社会等的看法。通过浏览报刊杂志上的各类文章丰富日常生活内容,及时掌握当今世界的各类信息,使思想观点处于世界前沿。因此,我们要善于广泛地浏览各种书籍,广泛涉猎课外读物,并有重点地精读几部经典著作,从中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来丰富充实自己。“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确,学生心中有话想说,腹中有墨,还怕学生没东西可写,写不出好文章来吗?
三、点拨引导。学会积累
阅读也好,观察也好,其实都是在积累材料。材料来源有二:一是间接素材。即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后写成的文章;二是直接材料。即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在学校生活中、家庭中、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写作素材,这些是写作的直接素材。要用心观察周围事物,从观察中积累素材。留意周围及街头巷尾的见闻,抓住一些细小、平凡的事例,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平时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参与的、有趣的和有意义的随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滴水成河。生活是朴实的,而巧妙高明的语言能“妙笔生花”,中小学生是语言的学习者,其语言运用有许多错漏和不完善的地方,其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那么中小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是什么呢?提高中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是:增加词汇量。
初中正是积累大量词汇的好阶段,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用文摘本把课内课外中自己认为用得巧妙,用得好的字、词、句、段抄到本子上,积累一些生字,区分一些近义词,仔细揣摩别人写得好的地方。词汇量丰富了,写作技巧也会得到提高。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在写作时自然能有选择地、得心应手地运用。积累是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坚持才能有所提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积累习惯。
四、感悟生活。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情造文。”我们要鼓励与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悟,彰显思想的感性。让学生不掩饰自己真实的感悟,展现思想的真实,具体与独特。朱镕基2005年针对记者提问,他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足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这就是真实的思想与情感,这就是真实感性的话语,闻之令人难忘。
因此,要在作文教学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生活,多阅读,多积累材料,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文章写作中,不无病呻吟,不矫揉造作,更不假、大、空。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运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金盾小学生新作文指导技法篇,金盾出版社
[3]许国霞著,移花接木,快乐起步,语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