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习作评价的有效性
作者: 叶祥生摘要:作文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批改或评价也不应是作文教学的最后一道工序,而应是学生再次作文的加油站,作文评价能够体现出人文性、自主性、开放性。
关键词:小学习作评价;人文性; 自主性; 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77-001
在构建作文评价的有效性模式,充分发挥作文评改的诊断、反馈功能,让学生逐渐成为作文评价的主体等方面,笔者有以下一些认识。
一、人文性
作文评价是情感上的交流与人格上的认同,力求平等对话,人际互动,体现出人文关爱的本色。缺少人文色彩会让作文评价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作文评价是一种赏识。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儿童特有的角度来表达一种有情有意、色彩斑斓的生命体验。老师都没有理由漠视,更没有任何理由对学生习作一味的指责。我们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去评价,在评价中充分体现人文关爱。赏识,就是去发现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并能用人文关爱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与其用放大镜去找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不如用显微镜去发现作文中最不起眼的成功之处:用慧眼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朴素中显现精彩的句子,简单却恰如其分的古诗词,哪怕是一个生动的词语,都应肯定他们的成绩,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让他们能体验到成功与自信,充分展现学生微笑的面孔。对那些内容不好,但书写认真的后进生,就应该多从态度方面进行赏识性评价;对那些内容不错、但作业态度不好的学生,可以从个别精彩的地方大夸特夸。学困生是更在意别人对他们的评价。
作文评价是一种激励。既然我们知道激励性评价胜过刺激性批语千万倍,那么,同学、家长的评价和老师的批语就应当尽量避免刺激性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引导他们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在愉悦的心情中接受老师、同学、家长的修改意见。只有当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处处注意保护孩子写作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作文评价的有效性。我们习惯于把鲜花与掌声给予优秀的同学,这样留给后进生的只有嫉妒、自卑和对作文的恐惧与厌倦。在作文评价上,多一些包容之心,充分体现激励的原则,让每个学生在交互评价中得到的是赏识与激励,一种付出后的成就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鼓励比鲜花与掌声更重要,作文评价的有效性就能进一步提高。
作文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作文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学生作定位或定性,等第划分更不是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作文评价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精批细改了并不是整个作文训练过程的结束,评价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是否坚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文,是提高作文评价有效性的关键。
二、自主性
在作文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转变观念,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从“替学生改作文”,转变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评价与赏识作文”。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陛,在习作评价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做法一
同等水平评价法。这是将同等水平学生分成小组或结对子互相评定作文,既可以取长补短,又可以消除后进学生与优秀学生相比而形成的消极自卑心理。这种评价是无拘无束地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将表达当成生命的一种需要,这不比把课堂变成展示优秀学生才华、后进学生只是默然毫无激情的看客要好吗?
传阅评价法。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我们可以让组内同学轮流传阅习作草稿,并将各自的意见写在文末。这样,我们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自我评价法。对作文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进行自我纵向比较,引导他们用自己修改后的作文同修改前的相比,用这次的作文同以前的作文相比,从纵向比较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这种评价方式能较好地保护他们的自尊,激发他们的习作热情,增强自信心。
三、开放性
作文评价应该在时间与空间上是开放性的,教师的简单或细致的批语决不是作文评价整个过程的终结,学生或家长中肯的片言只语或激励性的评价也不是曲终人散。如何把习作评价由简单的走过场变成活泼、生动、开放的形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形式去提高作文评价的有效性。
园地展示评价法。教师还要精心设计一些展示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作文的积极性。在学生身边树立写作榜样,开展一些诸如“我是班级小作家”、“我的作文我最爱”等活动,向学生推荐班级优秀作文。在班级文化墙上开辟“优秀习作园地”,每学期指导学生把满意之作分组并装订成集,为学生搭建评比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写作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博客发表评价法。与其把学生的作文当作尘封的记忆,不如让学生把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习作写在班级或个人的博客上,自由发表,自由评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作文成功发表的乐趣。当我们在作文教学与交流评价中,能细致入微地呵护学生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那么学生交上来的将是更多的自信、惊喜和精彩,我们带给学生的将是终身难忘的骄傲与惊喜。
家长参与评价法。这要求定期让学生把自己的一次优秀作文推荐给家长阅读,共同分享成功与骄傲,让家长关注并看到孩子的成长足迹,借家长的表扬来激励学生。还可以把经过整理的优秀作文,用稿纸誊写后张贴到家中的醒目位置,把发表园地建在学生的家里,经常和家人共同赏析佳作,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暂时搁置评价法。小学生在语言表达的完美上、语法运用的恰当上,总有不符合成人标准的地方,对此,教师要学会冷处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学生将作文放置一段时间进行“冷处理”,每学期安排固定时间让学生自我品读、评价以前的作文,学会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昔日之作。
参考文献:
[1]虞家翔,略谈小学作文形式和评价的生活化,教师教育,2010年第6期
[2]何芳,让习作快乐起来,教师论坛,201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