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码相机技术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张洪江

摘要:数码相机,是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数码相机将其影像直接传输到电脑中,再以不同的处理手段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体育课程的教学课件。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已经可以在教室里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专业的教学,投影设备和网络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内部建立了新的交流渠道,以这种新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研究能力等。本文就运用数码相机技术在中职体育教学的应用,提出一些比较可行的研究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数码相机; 中职;体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106-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年大量的数码新产品不断地推向市场,以更高的像素、更强的功能、更便捷的操作、更大的存储容量的数码照相机,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之中,而更为重要的是数码照相机的运用已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使数码照相机的技术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巧妙的组合,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手段已成为现实。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不应该仅仅限于课本和课堂,将数码照相机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整体,应用于体育课程教学,是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体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

一、研究对象、实验课程、时间、学时、人数

研究对象:数码相机技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实验课程为体育绘图课程,教学试验为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经贸管理专业部,时间:2010年2月至7月共36学时2学分,人数为09502至09510,平均40个人一个班级。

二、研究方法和实验及测试的教学内容

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实验比较法、推演归纳法、网络查询法。涉及数码相机拍摄的教学图片内容:人体比例关系、人体的透视角度、动作的节拍和过程,正误绘图作业对比,动画制作演示。网络查询的中职院校8所,江苏省3所,浙江省一所,山东省一所,上海市两所,福建省一所。

三、测试与分析

在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试验比较,体育课程36学时教学中,实验组通过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码影像资料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教学,09502至09505班级随机63人平均成绩为81.32分。实验的手段主要使用计算机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对数码相机拍摄的人体正视图、侧视图与斜视图进行后期处理,其基本方法为将蓝背景进行抠图加工,并以此来训练学生完成人体三视图的动作造型的作业,对于俯视图不做特殊要求。惟有对照组则不使用数码影像技术,09506至09510随机74人平均成绩77.48分。在对09510随机21人进行绘图课后作业方面,无一人能够运用数码相机通过电脑图形图像软件制作简单的体育动作的示意图。尤其对于使用蓝色背景在电脑后期处理时对数码影像的抠图作用,更是了解甚少。

经上网查询8所中职院校有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的总体情况看,以数码影视或图片的资料仍很缺乏。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今天,知识更新周期大为缩短,体育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挑战,不使用数字技术,即使付出巨大的努力,想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将变得越来越难。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内容丰富、容量大、更新快,网上直接下载与一些专业的理论的论述并不完全吻合。应该说明的是,数码相机拍摄与专业有关的数码影像资料,虽然能够通过电视机直接放映出来,但这些未经深加工影像资料存在许多的不足,而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的运用,才能使输入数码相机影像资料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数码相机的图片经电脑的后期修改与制作,即电脑绘画、电脑图形图像处理和电脑编辑集成,才能使输入的资料得到进一步完善,最终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出现。

根据2008~2009年全国体育研究性论文10本权威期刊的论文目录,涉及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上的应用研究论文非常有限,而有关体育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研究和数码影像处理研究更为少见。通过实践调查发现:一方面体育教学需要大量的数码影像作品及多媒体资料,而另一方面体育又缺乏足够重视和投入研究力度。

以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为例,在体育专业教师26人中数码照相机的拥有量98%,但能够使用数码影像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的比例仅为3%。通过调查发现限制专业教师熟练运用数码影像技术主要原因有三点:

1.数码影像技术在专业领域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观念冲击的力度不够。

2.数码影像技术的必要知识了解不深,特别是对数码相机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般照相范围,没有提升数码相机的运用价值和运用范围。

3.计算机的影像处理技术掌握得不全面,尤其对数码相机的拍摄专业照片和专业短片无法更进一步进行计算机的后期制作,不能有效地成为体育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体育课程改革需要,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为体育教学服务提供了必要基础设施的保障,制作与课程有直接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提升体育整体教学水平。迄今为止,直接配合体育教科书用于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十分少见,从网上下载图片、动画,普遍存在着不配套、不完整的问题,急需有关人员制作出用于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应停留在单一的文字和静态的图形演示,电脑动画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技巧与形式,制作电脑动画对球类课程教学改革起着促进作用,从事球类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并着手制作。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之优势互补,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中职体育课程改革需要,提供必要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为体育教学服务,制作与课程有直接关系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提升体育整体教学水平。

参与实验比较,数码相机与扫描仪在对文字资料拍摄和扫描过程中,图像质量比较相差不大,如果换成对图片资料拍摄和扫描,为提高图像的质量扫描仪的存储量可能要提高几十兆甚至上百兆,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精度提高而相对就要的文件容量要相对小得多。对于动态的拍摄数码相机的优势比较明显,而扫描仪的使用基本是静态。扫描仪必须与计算机的连接使用,而数码相机则可以单独使用,通过USB接口把存储卡中的数码影像下载到电脑里,以便日后进行加工,为使传输更为方便,带有USB接口的读卡器,可以节省数码相机传输中额外的电能消耗。大量的数码影像资料的保存,仅凭数码相机的存储卡容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完整的保存数码影响资料的方法,一方面利用电脑的硬盘进行存储,另一方面采用电脑CD或DVD光盘刻录进行保存。

数码相机影像技术的运用,为计算机网络教学传输提供的不仅是文本文件,而是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这种运用计算机网络

等媒体手段的教学实验,使教与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初步实现了交互作用。近些年宽带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性、便捷性、交互性、共享性,多媒体性等优点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认识和接受数字技术的使用将变得更加普遍。它将出现在大部分大学课堂上,并将改变学习的方式。用数码相机拍摄视频片段也是非常普遍,数码相机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声音对现场的提示和讲解也是不可缺少的。CorelDRAW、Photoshop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软件,以及多媒体集成软件PowerPoint的熟练运用,已成为提升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讲解和举例,仍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武术动作中的身法、腿法、脚法和手法;以及艺术体操操持器械的要求和韵律操手脚动作,更多的拧转、俯仰、收放、折叠的角度变化,运用数码相机的特写可以交待得更为清楚。在详细描述三视图不同位置的特点时,可举例的图例资料非常少,尤其是俯视图的动作图解几乎为零。比较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教学难点动作说明前后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对其绘图中的视图角度理解有了明显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对于在中职体育课程教学中引人数码照相机技术,其研究的方向不应停留在可行性论证的层面上,而是应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应用体系,本文的结论如下:

1.中职体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其网上查询的8所中职院校课程设置中,涉及体育现代教育技术学时数偏少。

2.数码影像技术的概念,并没有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得以重视,特别是数码相机的使用上,没有跳出传统照相机使用的框框。

3.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使用多数人还是完全分开的,并没有把数码相机看成是计算机外围的输入的设备之一,使用扫描仪的范围远远大于数码相机。

4.对于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一些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数码影像的作品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有部分学生对数码影像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应用范围,有过低的估计,对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理念理解不深。

通过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中职体育教学要与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思路相吻合,必须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因此,四点建议可供参考:

1.更新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学所具有的直观教学优势,使数码照相机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为我们带来更加便捷的教学服务。

2.对于数码影像资料,应该建立相应的工作室以利于分工协作,制作出高质量的与体育教学相吻合的教学课件。

3.有必要扩大实施体育教学的数码影像技术应用范围,缩短更新数码影像资料的周期。

4.数码相机的价格已不再是制约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瓶颈,那么关键是主管部门如何加以引导和支持。

毋庸置疑,数码相机强大的功能、拍摄水准的提高,电脑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势必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中职体育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完善,已呈现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本文旨在提示体育教学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文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姜兆瑞,张璇,实用数码影像制作完全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