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百遍 冷暖自知

作者: 阮莉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为现代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很多文言文课堂教学,读背成了一种点缀。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朗读、背诵对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何把读背落到实处的一些措施,以便引起各位同仁的关注和反思,使文言文课堂教学走上正确的轨道。

关键词:新课标; 文言文; 课堂教学; 读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09-001

苏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着明显的强调读背的意识。里面的文言文大多要求背诵。即使是没有要求背诵的,也明确要求熟读。可以说,这是针对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现状所作出的一大改革,也是一大进步。

读背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1.读背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千年古训道出了读背作为语文教学手段之根本真谛。让学生读得多了,久而久之,先前不太懂的地方,就会无师自通,就能达到“如水入口,冷暖自知”的境界。

2.读背有助于培养语感。叶圣陶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背多了,语感增强了,说话、写文章都容易通顺。”多读多背可以习得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就可以内化为能力。读背能不断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3.读背有助于积累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在这里,突出了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揭示了没有语言的积累就不会有深刻的感悟,没有深刻的感悟,就不会有正确的运用。因此积累语言是学习语文最基础又最重要的要求。而语言的储备需要“读”“背”来实现,朗读、背诵是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把读背落到实处呢?

1.要切实转变观念。要认识到读背是文言文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多读多背一些名篇佳作,既可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开阔知识视野。文言文的教读,固然需要作些讲解,但更重要的是读和背。其实,对于古文中的许多疑难问题,教师没必要一一作分析讲解,而应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去理解。只有在学生反复读背后仍不能化解疑难的情况下,教师才有必要去作些适当的讲解。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课文分析,而没有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熟读,那么这些分析就很难让学生消化、吸收,很难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

2.要激发学生读背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读背古文的兴趣,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多讲名人诵读成才的事例,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读背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应对要求读背的语言材料的重要性、趣味性、规律性以及美感特征作必要的“点拨”与引导,以唤起学生朗读背诵的欲望、信心和热情。如让学生在听诗词背景故事之后再读背,学生肯定会兴趣盎然。另外,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诵读,避免单调枯燥,努力使学生感到读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如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在游戏活动中读,听教师示范读,运用多媒体教读等等。即使是在一堂课内,也要形式多样,如默读、朗读、背诵;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老师读、学生读;全文读、部分读等等。

3.要教给学生读背的方法。读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归纳出如下一些易于练习、实用性强、效果显著的方法:⑴理清层次法。任何一篇文章或一个段落都有其内在的行文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这个思路。思路把握了,也就从宏观上把握了全文的纲。教师可以把这个“纲”板书出来,学生则根据这个“纲”来背记。⑵感知试背结合法。这种方法就是对要读背的材料,品读上几遍后就尝试回忆,然后再品读,品读后再尝试回忆,循环往复,直到把材料回忆起来为止。⑶创设情景法。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直观画面来背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李白的《望天门山》等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其内容制成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根据画面描绘的次序识记背诵。⑷配乐背诵法。对一些抒情性美文,可利用学生喜欢唱歌的天性,鼓励他们打破思维的定势,激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自己喜欢的乐曲为这类课文配乐。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用歌曲《读书郎》的曲调唱刘禹锡的《陋室铭》;可用歌曲《生日歌》的曲调唱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陆游的《游山西村》等课文。⑸比赛记忆法。也就是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比赛的形式来引导先生快速背诵文言文。比赛时,学生的神经高度集中,背诵速度自然就快。⑹复习巩固法。教师要给学生讲明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使学生能及时复背已背过的课文,教师也要及时检查学生背记的情况,以便让学生在反复中牢固记忆。当然背记的方法是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以指导,对学生不能只有要求,而没有指导。

4.要严格读背的要求。这主要指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加强读背教学,上课时要留出读背的时间,对学生要有读背的要求,要把读背教学纳入语文教学的检查管理之中,从严把握,搞好课内外落实。二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那就是书本上要求背诵的内容,必须不折不扣地要求学生去背会背熟,从严把关,逐一落实。

总之,读背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无论语文教学怎样改革,读背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加强读背,才能使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蔡高才,袁光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2]黄乃佳.关于朗读教学的思考,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第1期

[3]王海燕.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4]黄厚江.谈谈阅读教学的“读”,江苏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5]吴康兴.情读,语文教学之灵,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4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