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创新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

作者: 张顺

摘 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民主氛围;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32-0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通过创新教育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可能完全产生,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引导教育和培养。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就应当创设和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的人才全面地打好基础。如何将创新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坚持民主平等原则

时代在发展,人才观也在变化,我们的教育思想必须适应当今和今后的需要。在过去的年代里,我们的教育往往和“应试”分不开,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如果走进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死胡同里,我们的教育方针往往会出问题,这样就谈不上什么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只能一味地灌输,教育上只能一味地压。而在新的时代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新版教育”,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因此,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从教学中的权威、领导者、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朋友。

二、坚持激励赏识原则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他们个性鲜明,性格不同,心态各异。这就需要教师顾及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动力。教师的评价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产生重大影响。教师对学生获得的成功和进步应给予真诚的肯定与赞扬。鼓励是流淌的小溪,是教师手中的太阳。喜欢鼓励学生的教师,像是清晨的一缕曙光。往往老师一句体谅的话能使学生情绪稳定下来,恢复信心,几句引导暗示的话能帮助学生冲出迷雾,走出误区。即使学生的回答是不正确的,也应该在保护和鼓励其想象的前提下,把他们巧妙地引导,而不轻易否定,简单指责,甚至嘲笑、讽刺,使学生失去“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而导致不敢多想、多说、多做,不敢有独特的见解和做法。

三、坚持主体参于原则

时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始终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阴霾,还是在升学指挥棒的指引下,教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还很流行,传统的“教师负责制”教育弊端在今天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仍不断上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知识权威,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有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大肆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式,把知识作为像“圣旨”一样的东西强加给学生,再加上教师的“绝对权威”的震慑,更何况学生自己本身也意识到就该“学而不厌”。这样课堂教学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机会,也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教育就不是“诲人不倦”而是“毁人不倦”了。我们必须使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习惯性的师生共同参与课堂的有效形式。这就要求由学生的“学法”决定教师的“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用书本知识教,而不是教书本知识。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四、坚持学习动机内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只能被迫被动地去学,根本谈不上创造性学习。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趣,让学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思想品德歌曲和看思想品德电影……这些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反复不断地阳性强化,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自主进行带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发展心理学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积极创设民主氛围,革新教育教学技法,运用人格力量,确保学生心理自由,激活学生思维能力,弘扬学生个性。惟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