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评语催开灵性之花
作者: 徐云摘 要:评语的激发作用的有效度远比其他写作方法来得管用,教育心理学也表明:一个成功常会导致另一个成功。多方面照顾爱护那些成功的因子,就能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逐步进入一种乐写的境界。
关键词:作文评语; 激发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003-001
一位曾获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家说:“科学可以打开天堂之门,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一扇门,则取决于人的人文素质。”众所周知,作文教学可以把学生教聪明,也可以把学生教笨,关键在于能否呵护、培育学生的灵性,体现教师的人文素养。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该如何更好地呵护、培育学生的灵性呢?我认为老师的评语也许会是写作春天的护“蕊”使者。
常见的作文评语,往往不尽如人意,无外乎主题明确与否,结构严谨与否,条理清楚与否,语言生动与否,表达方式多样与否,这些程式化评语总会将学生写作的热情浇灭,让学生灵性的幼苗被扼杀。那么怎样的作文评语,才能让灵性之花竞相开放呢?
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评语要动之以情
陶行知前辈说得好: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毛诗序》中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在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我们的教育对象,不是工厂里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生龙活虎的青少年朋友,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汹涌的海洋,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和适时的情感宣泄。
“言”为心声,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学生的习作往往就是学生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尤其渴望被人理解、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老师,评语除了在语言文字、手法结构上下工夫外,还必须将着眼点放在 “人”身上,寄人以情。
例如:有一位学生到车棚推车,看见一位老师为了把自己的车推出来,狠狠地推倒了旁边的车,结果倒下了一大片。目睹之怪现状,学生习作中有了《多米诺骨牌》,文中既形象再现了当时车棚的情景,又生动比喻了老师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我在评语中给予这真诚的感受赞赏之词:这是一个让人一见惊艳的创意。
又如:有位学生怀念去世的外婆,写了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写得很有感情,我看过之后,泪眼迷离,不由下笔:你哭了?是吗?我也哭了。
这份真诚随笔潜入文,可收到润人细无声的效果。经过此类评语指导,学生会花大力气去贴近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去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爱所憎。鲁迅先生也说过:“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如此引导学生,长此以往,问渠哪得清如许,答曰,为有源头活水来。
评语犹如晴空一鹤,装点着作文教学,引来诗情迸发,学生的思维的长矛刺向云霄,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熠熠生辉。
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评语要晓之以理
中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生命个体意识是最鲜活的、富赡的、充满灵性的。但学生正处在思想多变时期,人生观、世界观都很不成熟,他们所看到的许多东西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以他们不成熟的观念来判断这个世界。在文章当中,这种不成熟就有所体现。老师的疏导性评语对他们的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考试面前,在竞争面前,学生承载着很大的精神压力,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是有限的,在作文中呈现的就有悲观倾向,甚至是一颗冰冷的心。春天来了,常人眼中欣欣向荣的春天,万物复苏的春天,在某些学生的笔端流露出来的却是:春如旧,人空瘦,抬头抬头,一切如旧。高中生活的确枯燥乏味,自然的春天来了,而心灵仍处于荒芜的冬季。这时的我心灵为之一振,也为之一寒,写下了这样的语句:别让心成为爱的荒原,给它空气和阳光。在你我的精心浇灌下,荒漠也会成为绿洲的,我们一起努力,OK?
又如,这个时期的学生是唯美的,当他目睹到社会的阴暗面,就会觉得整个世界为之黯然失色。如这样的语句:我历来相信,人类是善良的,但现在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审视着眼前的每一个人。我是如此批的:年少时,老师也彷徨过,但世界告诉我,世界不可能只有美丽而没有丑陋,用你那富洞察力的双眼、用你那不再稚嫩的笔创造美丽、打击邪恶。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老师布置写一年的总结,静下心来,感到一年来发生的事真不少。可是只记得期中考试后开家长会那天语文老师发火了,而且发了很大的火,语文老师不爱发火,可那天为什么发火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还记得那天我把稀饭泼到了前桌的衣服上,至今还记得那满身的稀饭糊。我看到的评语是:我点出了它的“精妙”之处,文章中心明确,一年来,该记的忘了,该忘的倒记得很清楚。
就是这样一些评语,不仅滋润了学生的心田,还能促进其人生观的形成和完善。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评语要重视鼓励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用惊奇、赞叹可以治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面对一双双渴望引起你关注的眼眸,面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虽显稚嫩但颇具灵光的语句,如:“今天我晒了被子,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今天数学老师穿了一件十分青春的夹克”、“泪水挂在妈妈写满春意的脸上”,面对这些极富文学意味的“语丝”,面对这些不符合语法、修辞、逻辑常规的“语丝”,可千万别视而不见,甚至欲下笔除之而后快。这样的文章尤其需要你的真诚的赞美。
评语,这是一方天地,在此,你与你的学生平等地对话,用你的满怀人文关怀的真心去引导、疏导、鼓励他们。在您的滋润下,学生会迅速地洗尽铅华,再现原来的自己,那欲说还休的情致、幽幽的情思、纤细的伤感……它们会组成姹紫嫣红的写作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