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英语学习插上翅膀

作者: 胡朝霞

摘 要: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用以往的认识和有限的词汇去理解变化了的东西,这样会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偏差。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影响因素; 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040-001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我们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使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阅读能力的提高又为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进行英语阅读技能的训练就是教给学生自学英语的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

1.词汇量不足

我们知道无论是朗读还是阅读,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前提。拼读能力不过关,词汇量不足,对一词多解等知识欠缺,用以往的认识和有限的词汇去理解变化了的东西,这样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而且有些学生基本语言结构不熟悉,基础语法知识不牢固,必然会影响阅读的进行。

2.缺乏兴趣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阅读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语言活动的过程,而是一种智力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劳动。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一种延伸。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教材的限制,特别是受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对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处理不当。目前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语法、词汇、语言知识为内容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教学中完全忽视培养学生对阅读文章篇章结构和文章主要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许多教师把阅读作为教授语法句型的途径,只注重语法讲解,句子翻译,教师讲得过多,学生思维太少,学生被动接受过多,自主学习过少,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何以培养,阅读能力又何以提高?

3.知识面狭窄

阅读需要读者不仅具备有关的词汇、句型、语法等各方面知识,而且还要熟悉有关社会文化知识。但许多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缺乏兴趣,更加缺乏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宗教信仰等的了解。学生不知道感恩节,不知道莎士比亚。由于知识面的狭窄,在阅读过程中有些不属于语言方面的难题也成了对阅读材料理解的障碍,从而进一步影响了阅读效果。

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1.科学指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认识到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因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大量以理解为中心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习惯与技能,以此推动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首先,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如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无意识地把英语都译成母语。有些学生读完几个段落后,又重新开始读原来的句子。还有些学生碰到一个生单词就查一下……这些不良习惯大大影响了阅读速度,妨碍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纠正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开始选择一些内容较浅的材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克服上述不良习惯,逐步适应以较大单位的意群或句子来进行阅读,学生习惯了之后,再加深阅读材料的难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以个体单词为单位转变到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其次,实行限时阅读。不限时的阅读,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阅读时会拖泥带水。因此教师每次让学生做阅读练习时,可以进行限时阅读,规定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会逐渐增强,进而学生的阅读也会能力逐步增强。

2.注意兴趣的培养,增强阅读的信心和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给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尽量选用一些生动有趣、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力求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注意掌握学生阅读时的心态,如发现学生总体的答题率较低,就应该适当调整文章的难度,或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训练方式要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朗读是有声的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听范读,反复朗读,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因此我们可以在学生中开展阅读竞赛、讲故事比赛、故事接龙等趣味性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功。

3.完善课堂教学,开拓学生眼界

课堂教学是获取英语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笔者认为以下几种阅读技巧学生是易于掌握和运用的:(1)文章结构法。阅读时注意分析文章的大意以及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留意文章的标题和每个段落的开头、结尾。因为很多情况下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了其主题,每个段落的开头、结尾其实就是其中心句。(2)“五个W+H”法。这种方法对叙事性文章尤其有效。分别找出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以及故事是怎样展开的。找出这几项后,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脑海里,做题时也就得心应手了。(3)重点突破法。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能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但因对个别词句或段落不太理解而影响了对文章的准确把握。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指导学生攻破难点,即对关键词或关键句进行上下文分析和语法分析,简化句子,根据语境对词、句子进行推测以获得对文章的理解。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媛.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当代教育之窗2010(4)

[2]翟红琼.职高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江苏教育2010(5)

[3]张丽琴.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之我见.赤峰学院学报2004

[4]闰承得.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