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周嵘 张林 黄建春 汤双凤摘 要: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它们自身的发展也存在协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活动不够贴近学生实际、与其他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本文提出,只有健全和完善工作职能和机制,提高工作水平,才能带来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 二级学院; 心理健康协会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8-133-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是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宗旨,以普及心理知识,促进心理健康,养成健全人格为目标的大学生社团组织。高校二级学院成立的心理健康协会是学校心理健康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关系到了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离不开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的支持,两者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做好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的发展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顺利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完善大学生心理工作的有效保障。
一、对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展现状的分析
1.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发生,对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的工作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开展的活动应该渗透在学生的生活活动中,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管理部门打破原有的发展模式,树立全新的观念,将心理健康协会开展的活动渗透至学生日常生活、社会实践中,使同学们在各项活动中学习、体验、思考和行动,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学会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压力。
2.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继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我们应该也注意到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对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仅仅满足于举行一两次心理健康讲座,组织一些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而不是去思考如何将心理健康协会发展得更好,如何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2开展的活动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开展各项活动,很容易流于形式,容易忽视活动成效,无法深入至学生内部。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对心理健康活动的参与度还不够,积极了解心理健康问题、主动发现问题、寻求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能力还有欠缺。
2.3与学校心理健康协会及其他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联系不够紧密。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开展的活动,大多针对本院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他学院乃至全校学生,没有充分利用各学院的有效资源,使开展的活动形成合力,为更多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展思路与建设意见
1.完善职能机制,提高工作水平
首先,健全和完善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的工作职能和机制,形成一套有特色的活动体系,并不断力争有所创新,加强心协工作宣传力度。其次,密切关注学院学生心理动态,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问题,并能够帮助其解决。最后,与学校及其他二级学院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校近期安排,以便顺利展开工作,同时为学院及全校同学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
2.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2.1加强心理协会学生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定期邀请专业老师为心理协会的主要学生干部、各班心理委员、学生骨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讲解朋辈心理辅导的基本常识及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和角色要求,组织学生干部进行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广大学生干部的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骨干队伍和精英团队。
2.2及时了解学院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学生会干部等做好心理问题的发现工作和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心理协会及时将各班汇总的问题反馈给学院相关部门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协助心理辅导老师对有需要的同学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2.3积极开展有助于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益活动,重点做好“5.25”心理健康月期间的特色活动。通过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剧比赛、心理电影展映、心理漫画大赛、趣味心理运动会等活动,塑造大学生自信、乐观、坦诚、坚韧的心理品格,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身责任感以及人际交往技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全院同学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够成熟,一方面他们对自我的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欠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挫折承受力和意志力较弱。所以,建设和完善好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协会的工作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断探索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希望通过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的努力,让更多的同学在大学及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能以一种健康自信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2]曾建兴.也谈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3]张永华,米忠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干预策略” [J].大理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