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队院校大学英语课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作者: 张卉媛 宋蓓茹

摘 要:军队院校教育在培养优秀国防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打赢未来的高科技战争,必须依靠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因此,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是军队院校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大学英语课也应在单纯的语言教学中更加注重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 思辩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135-002

一、引言

军队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优秀国防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3年,江泽民同志在国防科技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段话为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必须依靠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因此,军校人才培养不能只关注于学员的共性,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员创新能力,为军队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在军校大学英语课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是本文作者重点探讨的议题。

二、“创新”的内涵

“创新人才”核心要素有两个:一是创新精神,即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二是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具体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基于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创新思维能力、敏锐的直觉和洞察力、持久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成果的表达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等等。因此,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是以探究精神为核心,注重批判式、原创性思维。哈佛大学提出:善于思索是受过良好教育者的一个明显标志,把造就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和原创能力的人才作为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自身努力的目标。普林斯顿大学也将是否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敢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作为衡量其本科毕业生的标准。由此可归纳,军队院校学员的创新能力培养就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原创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其批判精神。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课中培养创新能力

大学英语课是多数军队院校各专业本科的必修基础课程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课程的理论教学学时较多,学员花费的时间较多,精力较大。因此,在大学英语课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作者认为教学中应尤其注重以下几方面。

1.“启发式”代替“传授式”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主要是“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中心的教学占主导地位。教员讲解本单元中出现的新单词、词组的用法,介绍课文背景知识,讲解课文结构与重点难点句型等等。学员的任务主要是听讲解和记笔记,偶尔回答几个问题也是因为教员的提问。这种教学模式使学员成了消极、盲目的“知识接受者”,他们根本不用去动脑筋,不需要思考,何谈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原创思维能力呢?因此,要想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由“启发式”代替“传授式”。教员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学员学习的好伙伴,他们帮助学员学会学习。教学原则是以学员为中心,课堂活动和练习的设计也应以学员能积极参与为衡量标准。例如:课文背景知识完全可以留给学员课下自己查找资料,课上留给学员去讲解,鼓励其他学员进行补充。教员应多问问题,启发学员思考,鼓励学员积极回答;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文的主题,编排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双人对话(pair work)、小组讨论(group work)、课堂辩论(class debate)及演讲(speech)等。这些形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调动学员积极性,鼓励学员自己动脑思考问题。对于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切不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学员一下子回答不出来问题就急于给出答案,而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启发学员、逐步得出答案,这样学员才能真正领会并且记得更久,多而杂不如少而精。由此可见,“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以学员为中心,以此激发学员的好奇心,培养学员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

2.培养学员的批判性思维

从本文之前对创新能力的定义不难看出,批判性思维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和基础,没有批判就没有创造。要创造,就要求人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寻找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员们只有在批判思维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大胆的想象,提出新问题,探索和发现找到解决的方法。批判性思维是现代唯物辩证思维,对学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是培养其对任何事物(包括书本)均持有怀疑态度,培养其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和顽强探索的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员是学员的“镜子”,要使学员成为批判者,教员首先要做批判的勇士和榜样。教员应让学员明白,印在书上的未必都是真理。课本上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引导学员批判纠正和改进。同时,培养学员多视角思考问题,培养学员在问题面前不是局限或满足于一个角度去寻找到答案,而是从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角度来探讨问题的答案,要意识到另辟蹊径往往会有意外的效果。发展学员质疑能力,培养学员求变、求异的学习方式,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因此,对课本上的知识,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增加Questions/Answers这类题目,减少Multiple Choices这类题,在Questions/Answers中也不规定唯一的答案,而对于与众不同的答案,只要有一定道理,教员应及时给予鼓励。例如,课文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了什么人的立场?作者的假定是什么,有没有偏见?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什么内涵?通过开放性问题,让学员积极探讨,积极思考,相互指正,激活学员的思维,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此,学员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有批判。这样学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也能发展能力,有助于学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应注重培养学员独立思考问题和原创思维能力,而学员要有原创思维能力,就不能仅仅把教员作为知识的来源。单一利用课堂时间要求学员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片面且不现实,功夫还应下在课外。教员应重视培养学员的课外自学能力。教员可以留一些阅读书目或材料,让学员课下自行完成,课上进行自由讨论。或者教员可就某一观点或主题要求学员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调查报告,制作ppt,或准备其他辅助材料帮助其在课堂上用英语汇报其研究或调查成果,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员的自学能力,也能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更能使学员在这样的过程中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员要从旁协助,答疑解惑,做好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员做报告的过程中,教员还应该积极鼓励其它学员对汇报者的工作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员交流互动学习,这种英语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提高学员口语表达能力。选取主题时,可选择当前时事热点或学员感兴趣的话题,例如:the two sessions;earthquake in Japan and nuclear crisis; Libya issue等等。学员在独自查找资料,书写调查报告,阐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将英语学习应用于实践,更启发了他们独立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原创思维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军校学员将来都是军队各个战线上的精英,应该有自主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应该在大学期间养成。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俗语有云,“严师出高徒”。然而,教员如果总是板着脸,无法让人亲近,表情过于严肃,动不动就对学员进行严厉的批评,又有多少学员敢于与教员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表达不一样的声音呢?因此,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让学员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员在课堂上应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员,渲染教学气氛,力争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如果教员在课堂上毫无激情,怎能带动起学员的积极参与?其次,教员应努力与学员做到良好的师生互动,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从而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尽量减少对学员的批评、指责,减轻学员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放开自己,敢于大胆地提出看法、表达思想。最后,教员应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员进行不同层次地评价指导,也就是因材施教。对于优秀学员,教员要高标准、严要求,提供给他们更高更大的学习目标;对于程度较差的学员,教员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纵向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有些盲目自大、自以为是的学员,可就其错误进行直接地批评指正;而对于大多数不自信的学员,教员应多鼓励,微笑对待其错误,有了小的进步应及时褒奖。总的原则是:多鼓励,少批评;多褒奖,少谴责;多支持,少讽刺。只有营造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员的思维才不受束缚,才会积极参与互动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冲动。

四、结束语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未来的军队需要能够不断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更注重培养学员创新能力,为军队输送创新人才。大学英语课是应是一门语言与能力并重的课,开发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教员努力学习新的理论,遵循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有效地引入课堂教学中,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军人。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国防科技大学50周年华诞的讲话“培养人才打赢信息化战争”[R].2003

[2]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李瑞芳.外语教学与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外语教学,2002(5):61-65

[4]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5]王玲.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河南教育2008,(9).72-73

[6]顾明远.创新教育新论[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